《两杆大金枪》已经正式开拍了一个多月。直到进入了拍摄工作以后,李缘才惊讶发现,在这“原始社会”,拍一部电影究竟有多么的难?
而且整个拍摄计划早已经大大的延期,甚至连十分之一的进度都不到?
首先就是剧组的管理方面。
未来的剧组基本上都采用了现代化管理,也就是工业管理的变种。很类似于李缘上辈子曾经做过的it项目管理。甚至正规一些的剧组,采用了专业的剧组管理系统,人人都带着笔记本电脑……
其实这也不算奇怪,随着影视业越来越商业化,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了流水线模式,自然而然的有了标准化管理的需求。否则的话,又怎么会称之为——电影工业呢?
然而现在什么都没有,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依靠经验?依靠工作人员自觉执行?
恰巧李缘又是个菜鸟,连个自己的班底都没有?几乎所有的剧组成员都是北影厂外借的?相互配合方面也就可想而知。
这让人怎么忍得下去呢?讲难听点,连拍到什么地方?李缘这个导演自己都不知道?
再加上这魂澹的掌控欲又极强,上辈子就是项目主管嘛!
反正剧组里面矛盾频发,运行起来磕磕绊绊……
其次就是剧本。
几十年后,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ppt时代。你可以项目做不好,但一个精美无比的ppt肯定缺少不了。
影视行业同样如此。起码需要一个很完整的剧本。尤其是电影,分镜头剧本已经成为了标配。要不然,忽悠投资人也做不到啊?他们又不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初代煤老板!
不过话说回来,有了完整的剧本以后,尤其是分镜头剧本,导演就可以傻瓜式操作,按照剧本拍摄就行了。也能很有效的控制住拍摄周期。
然而在九十年代初,分镜头剧本?那是个什么东东?听都没听说过。还傻瓜式操作?导演不就是放飞自我,美其名曰——艺术创作吗?
最后就是设备的落后。
由于还没有数字摄影设备,胶片拍摄是相当昂贵的。一盘胶片只有区区几分钟,“嗖”的一声,一、两千块就没有了。
这就导致导演要反复说戏,演员要反复排练。甚至片场排练好几遍,才会正式开拍。就是为了节约胶片。
显而易见,如果采用这种办法,胶片确实节省了,但拍摄时间根本就难以控制。
有一说一,之所以这年代需要演技派,关键就是在这里。否则胶片的开销可以让人生不如死!如果换成后来的面瘫流量?制片方直接跳河去吧!
另一个就是拍摄效果。
并不像数字设备普及的年代,拍摄完成后,可以反复观看,还可以放大缩小来个特写。
现在的模拟设备,导演的同步取景器巴掌就那么大,只要一不留神,就会忽视掉某些细节,甚至看不清某些特写。
说实话,这年代的导演,他们个个都要练出一副火眼金睛!
那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