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老三找来一辆马车,又叫上街坊邻居一起帮忙,所以没花费多大功夫就把东西收拾的干干净净。
临行前,坐在车上的秀妮看着老房子,有些伤感:“孩儿他爹,你说这一走,本来挺高兴的一件事,咋就心里堵得慌呢?”
“有啥可堵得慌的,我早就想搬走了。”坐在前面驾车的李老三朝空中挥了一鞭,头都不回,撇嘴道:“就那小破房子一到下雨天哪哪都漏水,过的叫什么日子,我看你是吃惯了糙糠不知道细面的好。”
秀妮不乐意了,坐过去朝着腰上就是一拧:“看把你能的咋滴,去内城干了几天活就不知道马王爷几只眼。”
“哎呦哎呦,我这是赶车呢,先生还在车上坐着嘞!”
看着俩人磕磕绊绊,程诺倒也不觉得寂寞,小院不再只是空荡荡的几间房子,多了些家的感觉。
四条腿赶路总比两条腿快,晌午时分,一行人就赶到了四合院。
将东西卸下来后,程诺指着前院的房子说道:“老李,你和嫂子就住前院吧,看看相中哪间就住哪间,稍微打扫打扫晚上就能住了。”
李老三摸着砖墙,不舍道:“多好的大青砖啊,看着就瓷实,先生您让我们住哪间就住哪间吧。”
程诺走过来,绕着迈了几步看看房子道:“那你们就住北房吧,采光好,冬天也暖和,南边的几间到时候我留着做教室。”
“谢谢先生。”李老三道完谢后,指着南房疑惑道:“先生以后是要在家里教书吗?”
程诺走到南房前,把门打开透透气,开玩笑道:“老李,看看怎么样,到时候带上几个学生在这,你别嫌吵就行。”
“瞧您这话说的,房子都是住您的,哪敢给您添麻烦,再说有您在这熏陶熏陶我那傻小子,高兴还来不及呢。”李老三也跟着上前,把门窗开开探头一看,原来的三间房都被打通连在了一起,看来规划已久。
在程诺的安排里,他准备到北平大学里发掘几个好苗子,到时候带到家里来着重培养,贵精不贵多。
教室也不是只摆放书桌和黑板,还要再加上一些特殊装置、器材等,方便以后指导学生做实验。
至于四个小家伙都没上过新式小学,尤其是李老三家里那两个更是一天书都没念过,名字都不会写,最好的办法还是先把他们送到学校和同龄人一起读书,打好基础。
将来手里有积蓄了,可以再请陶行至先生回来一起办小学、办中学,条件成熟甚至可以办大学。
算算时间,这位未来的“知行合一”教育家也快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了,到时候请蔡先生作陪,登门拜访一番。
其实说起来也是很有意思,陶行至早年跟鲁勋一样,都是想学医报国。可后来发现想法不成熟,毅然放弃学医,来到美国求学,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
与美式传统精英教育不一样的是,陶行至特别注重农村大众教育,回国后多次组织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国内历史上第一所农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