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类比较杂,比如要提前进行人数报备,过来后官府会给每颗豆子发一面护身符咒,走的时候,这护身符咒要还回去。还比如在这里买东西要用金银,不接受外币等等。
杨昭看的差不多了,相对来说册子上的规矩以保护这里民众的利益为主,还有点促进消费的意思。
她等着那位大人有了空子,主动站起来回话。
“大人,我已经看完了,不知这册子能不能让我抄一份?”
那位大人放下手中的纸笔,轻轻揉了揉眉心。
“这册子本来就是给你的,直接拿回去就行,你如果能保证按照上面的规矩行事,就可以跟官府签订书契了。”
在这件事情杨昭并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她能做的也就只是点头而已。
这回是右边的青年人对着在桌子的一块木板掐诀,只见木板上飞出密密麻麻的文字,他将这些文字引到书契上,然后把这张书契递给了杨昭。
杨昭翻开一看,发现书契上自己的信息特别详细。包括她的姓名、年纪、哪日开的脉,出身何派,老家在哪里等等。
在这之前,杨昭根本没这么详细的跟他们介绍自己。
看来这些地方的官府消息是互通的,而且速度很快。
杨昭就着桌子上的笔墨,签上自己的名字,等那位大人把自己的名字签好,书契化为飞灰,这回杨昭的手腕上多了一条淡金色的纹路,一看就比那红色的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