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418章 种田需要水和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8章 种田需要水和肥(3 / 4)

此时的粮食产量,以小麦算,平均亩产不过一百多斤,一些地方还是种的单季。后世那些照料庄稼绝对没有此时的百姓仔细,但依旧能达到**百斤的高产。后世的亩产之所以那么高,除了种子得到了改良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用了化肥。

孟享从去年就开始让农林学院的人来试验肥料的作用。即使没有采用良种的百亩试验田里亩产也能达到了五六百斤。

这可是相差了三倍。

此时的粮食总量本身就是没有太多的余富,这也是为什么老是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一些富农地主手里边也没有太多余粮。但若是秋天再收获一季,两年三熟甚至一年两熟。不用增产太多,只要翻一倍,那么粮食问题就可以自己解决了。

老百姓也都知道肥料的重要。俗语说的好,“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农村中各地的牛粪、马粪都被百姓拾得一干二净了。即使人的大小便也是收集起来肥田。各家收集各家的,这也是宝贝。

但即便如此,华夏的耕地经过千百年对人类的供养,养分缺失很大。精细耕作肥田养息的田地并不算很多,很多百姓虽然种了一辈子地,但只是使一把苦力气。地里肥料不多,种出的庄稼又全部收走了。这个时代很多地方连烧火做饭的柴火都需要四处搜罗,更不用提麦秸还田了。

长时间重用轻养,地力已经贫瘠。要想改善,要么种其他作物轮种修养,要么直接荒弃修养。

到了后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同时受到工业“三废”的影响,耕地质量下降更快。华北和西北的大部分耕地有机质含量不足1%,%,-4%。要想根治的办法,土地的休养是一方面,合理补充肥料也是一方面。

就华夏的基本情况来看,现有耕地以缺少氮、磷、钾三者为最。

孟享记忆中,那些冒着刺鼻味道的化肥厂就是以氮肥为最。这是因为氮肥容易流失,全世界的土地都是容易缺氮。同时补充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

这个时代,华夏的氮肥发展的比较晚,35年的时候才建成了两座氮肥厂,一座在大连,日本人插手,一座则是在南京,都是生产硫酸铵。每年的产量不过两三万多吨。万吨,还不如后世的一个县级的需要关停的化肥厂。

孟享自从与范旭东签好了合作协议后,引进了德国人的设备,也建立了一座年产三万吨的氮肥厂。

当年范旭东和吴蕴初签订了一个长江以北一个长江以南的协定,但到了孟享这里,被孟享直接忽略了,他直接在初期就掐去了这些垄断寡头的萌芽。他又和吴蕴初合作建造起了一座三万吨的氮肥厂。

同时为了有制约,孟享还建起了一座五万吨的氮肥厂,娇给了羊11来打理。

随着战区工商业的兴隆,资本的势力开始抬头。有时候经常出现一些被动的局面,却不能仅靠着政府和军队来处理。所以孟享选择了部分克隆人暗地里来控制各个行业,以带头羊的身份来调控一些方面。不止是化工,其他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孟享推出了近百名克隆人来控制那些他直接投资建设的资产。

随着先锋军越来越庞大,孟享再把先锋军当做私产是不行了。那太惹人非议,这就需要有个过渡的台阶。于是那些军火买卖的资产就转入了这些新兴起的工商业。

羊11等人就是表面上的这些资产的拥有者了。但实际的操控者还是只有孟享一个人。

如此,战区内的氮肥生产一下子就超过了11万吨。除了部分动力系统,这基本都是从德国人那里弄来的。但这个依旧比不上国外的那些企业,比起后世上千万吨的产量更是没法比。后世那些大的氮肥厂,一个就有30万吨的合成氨产量。

不过,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

羊11投资的也是化工厂,不仅仅有氮肥厂,其他肥料也有生产。

华夏一半的土地缺少磷肥,尤其是南方的红壤,缺失的格外厉害。但华夏的磷肥资源却是相对匮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