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耽在家里刚刚把饭做好,给他们每个人都盛好面条,家里人少,能吃的都不在家。
几个人把厨房里的小桌子支起来,就坐在厨房里吃饭,暖和。
周源看到饭桌上还放着小鱼,满脸惊喜。
“奶奶,这是小鱼。”
田耽没吭声,她把给周温盛的面条放在她的面前,“慢慢吃,等稍微凉一些,被烫着。”
周温自己会吃,棒着碗也不会吃洒,原来田耽还不信,见她自己能把自己照顾好,后面也就没非要喂她。
周源见奶奶没搭理他,也无所谓,自己夹着小鱼吃了起来。
“奶奶,这是你抓的吗?”
田耽看他吃的很香,"那咋的,鱼还能跳到咱们家锅里。"
周源满脸好奇,“奶奶,那是您抓的吗?这样的话,您也太厉害了吧。”叔叔在他心里已经不是最最厉害的人了。
田耽被他给逗笑,“吃吧,吃吧。”
余秀敏把鱼汤给向阳单独盛到碗里递过来,“这是鱼汤,你喝了,多补充营养。”
向阳接过来看大家都没,有些不好意思,"给他们几个孩子分了吧。"
田耽给周温夹了两根炸的脆香脆香的小鱼,“不用,你自己喝,你这前面都吐的吃不下去东西,这人都瘦了多,得多补补,这快过年,我过几天就把鸭子给杀了,你得多吃点,身体可不是开玩笑的。"
向阳抿抿嘴才端过来喝了。
“周场也不知道来个信,别让我见到他,非揍他不行。”田耽觉得儿子真是让她操碎心。
余秀敏看着向阳笑笑,“娘,这要是人站在您面前,保证您一根手指头都不舍得动。”
田耽哼了下。
向燃最喜欢喝这个绿豆面条,黏糊糊的又暖和,他吃饭也不吭声,埋头就喝了两大碗。
正好家里吃完饭,周洪山到家,外面已经飘起来了小雪。
余秀敏把晾晒的粮食收起来,本来也就没弄多少,中午那会太阳也好,天变的太快,只能等明天去打面。
周洪山回来进屋倒上热茶喝了起来,然后把饭盒从兜里掏出来,还温乎着呢。
周源跟向燃本来在用小石子下棋,他眼尖的看到爷爷掏出来的饭盒立刻就跑了过来。
“爷爷,您拿的是什么啊?”
周洪山直接打开,“牛肉,去拿着让你奶奶切开,你们吃吧。”
周源馋的口水要掉出来,立刻就接了过来,俩人又跑到厨房里。
周洪山把周温抱起来,“你怎么不跟着哥哥去啊?”
周温要说多馋也还好,她还能控制自己,“爷爷,冷。”她伸出来自己热乎乎的小手去捂他的耳朵。
周洪山被孙女这么一哄,心里感动的都要落泪,“爷爷不冷,没事啊。”不由得再次感慨,还是孙女好,小棉袄,他在外面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田耽看着这么一大块的牛肉,也不知道周洪山又是从哪里弄得。
周源眼巴巴的看着他奶奶也不切,“奶奶,不会不让吃吧。”
田耽看他一眼,放在案板上,全部都切成片,然后又给装回到饭盒里,“怎么,奶奶是个老巫婆,啥都没让你吃吗?”
周源赶紧摆摆自己的小手,“没有,我可没这么说。”然后眼里只有切好的牛肉,“奶奶最好了。”说完端着就又小跑着回了堂屋。
田耽没好气的笑出声,她把厨房收拾妥当才回到堂屋。
周洪山又在记录果树苗,算着地里的情况,眼看着这下一场大雪,来年肯定也差不了,只有大丰收,才能去想别的,不然温饱都不温饱,想再多也没用。
“来,这是孩子们给你留的。”
田耽看了一眼,只是尝了一口,确实不错,有嚼劲而且腌制的也有味。"剩下的留着明天早上吃吧。"
她是个大人也不至于馋这点吃的。
“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
周洪山把公社的事情讲了一遍,“吴主任这个人虽然有些时候很圆滑,但也不得不说很多事情他也愿意去推荐也是不怕麻烦的。”
田耽把饭盒里的牛肉收起来,"在他来咱们大队拉西瓜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骂人家的不是你吗?"
周洪山没觉得哪里有问题,嬉皮笑脸的,“这并不矛盾,田耽同志。”
田耽没理他。
周将他们的车队已经离开本省,沿着国道往北边走,越往北越冷。
上次他们也是到这边来拉货,拉的是罐头,做的是相当不错,越过河北地界,刘师傅就再往里面,因为他们打听到这边一个最大临海的村子,就停了下来。
周将从车上下来,冷的跺了跺脚,这边其实算是沿海。
他们这群大男人赶路这么久,几乎没洗过脸,吃的都是买好在车里对付一口。
看各家各户晒的还有渔网。
周将大概心里已经有个谱,“刘师傅,咱们一车在这里兑换,一车还要往里面走,来换山货。”
刘师傅听周将的肯定没错,“行,你说的算。”他说着打了个喷嚏,又上车拿到茶杯,赶紧喝了一口热水。
周将到村里先打听,然后找到这边的大队长。
这个村子叫山鱼大队,大队长是个一米九几的高猛汉子,看起来是有些凶的。
“你找我?”
周将一米八几站在他身边也是矮了大半个头,“你好,我叫周将。”他简单的把情况介绍了一下,又把介绍信拿出来给对方看了一遍。
大队长看了一眼他们后面跟着的大车,心里有些相信,原本他担心是骗子来着,“我叫李大兵,你们这带的就都是布啊。”
周将点头,“你可以过来看一下。”
李大兵身上穿着的衣服算是补丁摞补丁,周将打量了一下,鞋子是皮质的,估计也是因为经常下海的原因。
周将把人领过去,刘师傅把车上盖着的布掀开一个角露出来。
李大兵伸手摸了一下,确实是好的,“你们是国棉厂,怎么跑这么远来到我们这边。”
周将也没隐瞒,布料有什么问题也都解释清楚。
李大兵这会才恍然大悟,态度变的热情起来,心里最后一丝疑惑也散去,"行,这样吧,你们先跟我到家里喝杯茶,我这边得大喇叭通知一下,我们这里是非常缺布。”
刘师傅留下来两个人看着车,他跟周将一起到家里去。
沿海的村子房屋修建的最要紧的是防潮,但是冬天也是冷的不行,湿冷湿冷的。
李大兵一进家里就大声喊,“婆娘,快来倒茶,家里来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