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9页(2 / 4)

那边有区里派来的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做采访、拍摄、无人机拍摄,并全程某音直播。

周沫和柳夏赶到广场时,刚好有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过来做采访,好巧不巧抓到了两人。

女记者问:“关于这次禺山社火,你们觉得怎么样?”

周沫头次接受电视采访,有点局促地和柳夏对视,随后大方道:“我从小在禺山长大,后来一直住在市里,关于禺山社火的记忆已经很模糊,没想到今年禺山重启社火表演,挺让人意外的,而且让人眼前一亮,好久没过过这么有年味的新年了。”

话筒转到柳夏,柳夏说:“我一直都在禺山,禺山应该有三五年没举办过社火表演了,以前的社火队伍都很短,就几个有社火传统的村子表演,没想到这次整个禺山的村子都出动了,场面很壮观。要是明年也有就好了。”

女记者:“肯定有的,谢谢你们配合采访。”

简单的小插曲让人心中振奋。

周沫突然想到什么,问:“我们的采访会出现在东江新闻里么?”

记者:“应该有机会。”

周沫:“哇哦,头一次上电视。”

锣鼓声震天响,走在最前面的是巴乡村的秧歌队和高跷队。

秧歌队穿着花花绿绿,脸上的浓妆颜色鲜艳。

高跷队则各种角色都有,什么四大才子、青蛇白蛇、杨戬、哪吒、县官,角色花样百出。

据说禺山社火的习俗就是从巴乡村传出来的。

所以每次社火,巴乡村都是社火队都是排头兵,走在第一个。

柳珲带领的百善村在队伍的中央,他既是领队,也是队伍的鼓手。

周沫和柳夏赶到时,只能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能看见的也只是攒动的后脑勺。

还好每个村都会举高高的横幅,横幅上写着“xx村社火队祝禺山人民新年快乐”之类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