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恐怖灵异>大唐第一太子> 76. 第 76 章 于爱卿,顶住啊,看好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6. 第 76 章 于爱卿,顶住啊,看好你(2 / 2)

长孙氏眉眼弯起来:“承乾看得通透。”

梦里也有类似情况的。譬如富二代危险驾驶撞死人,死者家中有老有小,条件困难。这时是坚持状告富二代,让其入罪;还是收下大笔赔偿,让活着的人生活可以轻松些呢?不论选择哪一种,都不是错。

柳叶村的人也是如此。

但李承乾仍旧有些丧气,长孙氏只是轻笑,静等他自己消化。世间之事便是如此,在律法之外仍有许多纠葛。非是每一个犯了罪的都能按照律法处置。也非每一个受害者都希望得到律法的结果。所以便是闹到官府,官府判案也会有诸多考量。

这点于柳叶村如此,日后放入朝堂亦是如此。

长孙氏纵容李承乾四处微服,便是想要他看尽世间百态,领略人情世故,让他知道法理之外还有情理。承乾的性子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这点原本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倘若处事过正、寸步不让,便会适得其反。

这并不是长孙氏想看到的。无论作为储君,还是作为帝王,需知铁腕手段外还需怀柔之策。

李承乾慢慢回转过来,言道:“便是我能做主掐断叶家与里正的关系,让村人不在顾忌叶家,甚至出钱弥补他们的损失,但终归不能替他们生活。柳叶村是多姓混居,若叶家就此跌落,往后唯有一姓独大,对村人未必是好事。

“生活是他们自己的,我是皇家人,更是太子。我确实能干预,而且能干预很多。甚至我的一点点干预都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变化。

“但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需要谨慎,不能单以我的立场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考虑问题,从而觉得他们的选择是软弱。有时候也需要想想,究竟怎么做对他们来说最合适。”

长孙氏点头,又道:“承乾这话说得很好,但是你记住了,是不能单以你的立场与角度去看待问题。不单以不代表不以。”

“我知道。就好比叶大勇的事,他们想要的结果与我并无矛盾。我自然可以多为他们考量,选择由他们自行处理。但倘若他们想要的结果与我是矛盾的,那便要看是怎么个矛盾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当别论了。”

“承乾聪慧。”

长孙氏嘴角上扬,眼睛微眯,眸光中满是喜悦。屋外听了个全乎的李世民也缓缓露出点点笑意。

李承乾又是一叹:“难怪姜照会说是为了那些村民。原来他早就看明白了。道理我懂,可还是觉得小小一件事竟牵扯出这么多弯弯绕绕,做人真不容易,做平民更不容易。亏得我生在皇家。所以还是会投胎好。投胎这门技术活必须过硬啊。”

李世民&长孙氏:……你是怎么把结果想到投胎上的?这话题转得太快,他们一时跟不上。

李世民从外头走进来,轻呵:“你还知道自己能如此潇洒是因为生在皇家呢。若不是你这身份,能把都水监指使得团团转?”

他上下打量了一圈李承乾:“确实投胎技术好。”

李承乾瞪他一眼,“我会投胎我自己知道,不用你强调。别以为你夸我投胎技术好,我就不跟你算账了。”

李世民:???

你觉得我说你投胎技术好是在夸你?这有什么好夸的!

还有找他算账?老子没跟你算账就不错了!

“我跟你说,你有罪。有大罪!”

李世民嘴角抽抽,不想理他。

李承乾把高转筒车的图纸拍在桌上:“看,这可是个人才,大人才,你居然让这样的人才流落乡野,不是大罪是什么?”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将图纸拿起来:“这就是你这些天让都水监做的,能引水灌溉,提水高度比一般筒车要强的高转筒车?”

都水监这几日所做之事他是知道的,他也一直关注着,更在刚才就听到汇报,说高转筒车在柳叶村运转自如,尝试成功了。

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高转筒车图纸。

李世民拿在手里,心情激动。柳叶村能行,大唐其他地区也一定能行。

“是啊。我跟你说,这位姜照真不是一般人。”

李承乾滔滔不绝,一会儿说姜照的绘图技术,一会儿说姜照制模能力,一会儿说姜照实干知识丰富,触类旁通。

李世民挑眉:“你对他评价倒是挺高。怎么,这回不替自己邀功,改替别人邀功了?”

“这算什么邀功啊。我说的是事实。若不是我,这样的人才就跑了。这种人,你居然让他去参考明经科。你怎么想的啊,这不是胡闹吗!”

李世民:……

他?胡闹?

他?让姜照去考明经科?

他知道姜照是哪根葱!

“姜照这么大本事的人,你居然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说呢。不知道也是你的错。谁让你科举就设那么几科能考呢?大家都盯着进士科与明经科,是因为都想考这两科吗?不是,是因为他们其中很多人没有其他可考的科目,只能考这两科。

“你知道这样会遗漏多少人才吗?譬如姜照,他没有通过明经科的考试落选了,是因为他能力不够吗?或许在帖经跟墨义上他确实有所不及,但他别的能力绝对屈指可数。譬如建造模型,测算地理,设计水利灌溉农器等等。这对他来说不公平。”

李世民蹙眉:“明经科较为容易。”

这个李承乾在知道姜照没通过后有特意了解一番,对比进士科似乎确实不算难,只需通读经书,背诵自如,了然于心,大多都能过。但通读不需要时间,背诵不需要时间?有这功夫,好好研究自己专长不行吗?

“你也说了是较为容易,是对比进士科而言。”李承乾目光幽怨,“你让这种专业人才把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他们还搞不搞自己的学术了?术业有专攻,懂不懂啊。

“你让他们全去考进士科、考明经科。是觉得他们会读书、会诗赋、会帖经墨义就会治河会水利吗?他们把四书五经学出花来,诗赋写得再好,也不会治河与水利啊。

“相对地,懂治河懂水利的人,不会诗赋怎么了?不懂那么多帖经墨义怎么了?又不影响他们的专攻之道。

“你还说朝廷缺人才呢。就只会嘴上说,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缺什么人才就找什么人才啊。就好比都水监这种,就算要考他们,也该考测算,而不是考帖经墨义与诗词歌赋这些。”

说到此,李承乾一顿,眼睛亮起来:“对!就是测算!你应该加个明算科。”

梦里表姐是不是说过这个话题来着?是不是有个明算科来着?似乎还有个明法科?

“嗯,再加个明法科。算学好的,不但可以往水利方向培养,还可以去户部算账。律法好的可以审案断案,还能修正律例,整理法规条款,核查卷宗。看,专人干专事,多好。”

李承乾说到兴起,一拍桌子:“就这么办,先加明算与明法,把这两个列入常举科目,每年与进士科明经科一起考。以后我如果再想到别的到时候再加。”

李世民:……加两个常举科考类别这么大的事,你就这么轻易决定了?

李承乾对上李世民的目光,蹙眉疑惑:“你看我作甚,记下来去干啊。明天上朝就跟群臣商议!”

李世民:……呵呵,你还知道这事要经过我呢。

一下子确定了两个科目,不知会帮到多少人。以后那些精于汇算或精于律法就不会再苦哈哈去考进士科与明经科了,而原本就需要考进士科与明经科的人也少了一批对手,不必担心更多人来跟他们抢名额。完美。

李承乾越想越是美滋滋,挑衅般看向李世民:“你若是早就定有明算科,姜照就不会去考明经。他要是考明算,绝对能过。”

就姜照这种能把地形地貌都等比缩小建模的本事,考个明算那必是手到擒来。

“我跟你说哦。姜照真的是个人物,你不用他会后悔的,一定会后悔的。”

李世民挑眉:“所以?”

“用他啊!像高转筒车,没有人比他更懂。你给个任令,召他进都水监,让他总揽此事,务必让大唐不适用寻常筒车而适用高转筒车之地全都用上。你不也常说,民生之本为粮食吗?有田才有粮。农田灌溉之事解决了,才能更好地产出粮食。”

李世民轻笑:“你既要增加明算科,说姜照必能通过,又让我立即召他入都水监。那你到底是想姜照自己通过明算科考入仕,还是现在就让他做官?”

“当然是……”

李承乾顿住。在他看来,将明算明法纳入常举科目,以备日后选才;与此刻让姜照入都水监是两码事。但这是他的想法。

姜照呢?他愿意选择哪样?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考明算入仕,还是通过他的举荐为官?

李承乾忽然发现,一切都只是他的计划,他并不知道姜照怎么想。

“那你先别下任令,等我消息。”

说完,转身跑了。

李世民:???

他十分无奈,转头同长孙氏轻骂:“总是这样,也不知道做什么去,撂下一句话就跑。性子风风火火,想一出是一出。”

长孙氏摇头:“我倒觉得他的想法不错,值得商榷。”

言及此点,李世民脸上多了几分认真。

“明法一项,自汉时便有从此道来考察人才之先例,前朝试行科举取士,也有考虑过将明法纳入其中,只是后来因种种变故,未曾完全确立。

“最近我确实有此想法,也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谈论过。没想到承乾竟与我想到一块去了。至于明算,他倒是还想在我前头。”

李世民嘴角泛出点点笑意,别看他言语中总是嫌弃李承乾,但心里是高兴地。一个六岁的孩子能从姜照想到明算,又从明算想到明法,多难得啊。

长孙氏莞尔:“看来是否采纳承乾建议,二哥心中已有成算。”

采纳自然是要采纳的。至于纳入后的一应事项,考试内容以及选取方案,再议便是。总归,今岁科考已经结束,距离明年科考还有十个月有余呢。

李世民鼻尖轻嗤。还有一点,能不采纳吗?就小兔崽子刚才的语气,他要是不采纳,怕是会一张嘴叨叨叨死他。想到李承乾在两仪殿舌战群雄的场面,李世民下意识打了个寒战。

别了,他可不想体会当天于志宁的心情,这种滋味于志宁一个人感受就够,属实不必加上他。

于爱卿,顶住啊,看好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