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旭一挑眉,万里接着道:“我昨天已经想到几个‘证人’的分镜了……”
肖旭:“……你是不是急了点?”
万里摇摇头,转身出门前利落地甩下一句:“我等着签合同……”
邓为清赶到医院时,陆禹的呼吸器刚刚被摘下来,他发了疯一样抢下医生手里的呼吸器重新给陆禹带上,表示自己愿意负担所有医药费。
邓为清的存款在这几年间已经被耗得差不多,仅靠他一个人的收入根本负担不起医院日益增多的费用。
这时之前的学院再次发来邀约,不仅开出优厚的条件还把项目的一些研究方向透了个轮廓。
邓为清终于被打动,钱固然诱人,但真正让他心动的是项目的研究方向。
接受邀约后,邓为清渐渐知道了关于这个项目更多内容。
项目是学校里资深教授领头,主要方向是生物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就是俗称的克隆,鉴于当时的环境,所有的研究和实验进行得极为隐秘。
这个项目有个另外的名字,叫“行星计划”。
邓为清临走前把父母留给他的房子卖了,都预付了陆禹接下来的医药费。
研究突破的速度极慢,几乎是举步维艰,邓为清全身心扑在实验室,他总有种感觉,这个项目的能让陆禹彻底恢复。
时间流逝,几年又过去,“行星计划”一层层突破,到了最重要的关键点却因为缺乏实验对象和法律法规的层层加码而停下。
整个项目组几乎面临解散,这时国内传来陆禹病危的消息。
陆禹病得太久,即便照料得当,器官还是渐渐开始衰竭。
邓为清回国后,辗转在各个医院之间,每家医院给出的建议几乎都一样,希望已经不大。
邓为清只能向教授求助,教授让他把陆禹带到国外,承诺帮他联系医院。
到了国外,陆禹的状况依旧在恶化,器官异化只能依靠移植。合适的器官稀缺,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钱。
邓为清想不出别的办法,经过教授旁敲,他才想起已经陷入搁置的“行星计划”。
时代飞速发展,原先限制在项目上的法规被当权者一层层剥离,“行星计划”甚至被誉为给人类谋福祉的伟大项目。
更多人的加入和不计成本的投入让“行星计划”取得空前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