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写的根本不是这个。”常翰林脸色青白。
“大人,只怕您是记错了,瞧瞧,那不正是您的笔迹?”
常翰林定睛一看,那考题确实是他自己的笔迹,可是怎么会。
刹那之间,常翰林便明白过来,一切早有预兆。
考生临场退考是要上报官府的,除了青城知府廖荣光之外,没有人能隐瞒这件事。
副考官低声道:“大人,东窗事发,事已至此,您没得选了。”
“与廖大人合作,您才有一线生机。”
说完这话,副考官拍了拍常翰林的肩头:“大人身体不适,你们几个照顾着些,万万不可让大人劳累了。”
常翰林眼前一阵阵发黑,仔细去看。
这几日他神思不属,如今再观察,才发现身边的人都已经姓了廖。
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常翰林恍然想起离京之前,好友的一番劝告。
廖荣光如今虽然只是青城知府,却是有从龙之功的开国功臣,他能活到现在,还简在帝心,绝不是如表面看起来那般的粗莽武将。
早知如此,当初他就不该咬住那颗饵。
可现在他还有回头路吗?
确定廖知府已经解决了舞弊案,顾佳年便收敛了心神,将全部精力都花在了答卷上。
院试考试内容与县试、府试大体相同,只是更加难一些。
就像院试第一场,参加考试的足足有一千人,可等第一场正试结束,录取后能参加第二场考试的,最多只有届秀才名额的一倍。
要知道青城府这般的大城府,一次院试秀才的名额,也不超过一百名。
也就是说,第一场正试,便要直接淘汰四分之一的人,只有两百人能参加第二场。
多少人考了一辈子,小小年纪通过了县试府试,被人称呼一声童生老爷,却至死还是白发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