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思农面色如常,说出来的话却一针见血,“怎么,法人治理结构很差吗?”
richard表情微妙,哈哈笑了几声,“你们倒还挺有自知之明。”
说的是「你们」,不特指谁,高明。
韩思农动了动眉毛,“会影响上会吗?”
“不好说,但如果你们已经提前和上会委员通气过,就没什么关系吧。”
richard这个说法很委婉,但韩思农已经听出言下之意。
韩思农私下作过游说,搬出老子韩庭的名讳,联合第二和第三大股东,提议了厉永奎、严英做dú • lì董事。
厉永奎一直在参与耀敏的外包法务工作,所以,有资格。严英呢,保荐代表人这个头衔,就是进入董事会的最牛入场券。
他打得算盘其实并不复杂,如果不想半途出局……那么,耀敏上市后的董事会席位,必须安插自己人。
厉永奎是最佳人选:首先,他听话,对自己绝无二心;
并且,具备优越条件,足以胜任dú • lì董事工作。严英与他投缘,相见恨晚,再加上理念一致,自然能够合作。
东风已借,就差大将就位。
韩思农没接话,低头闻了闻茶香,一副胸有成竹模样。
“你们这样,就不怕两方割据,两败俱伤吗?”richard笑,看好戏似的。
韩思农抬头,面容沉静,“这就是你神神秘秘通知我,今天要来聊的事吗?”
“要是能这么轻松就好了……”richard语调上扬,贱嗖嗖的。
韩思农不想再同他绕弯子,“你要是拿我当朋友,就直说吧。”
“耀敏车灯厂前身是卫校校办厂吧。”
韩思农有些莫名,怎么会提到这一茬,但还是点了点头。
richard示意韩思农凑近些,刻意压低声音说:“这段时间以来,不是一直在跟你们案子嘛……我无意中看到了些材料,你知道车灯厂在1953年时就已经登记在案,是划为市局管理的国有二级企业吗?”
韩思农一怔,他的确不清楚有这么回事。但他很快就厘清脉络了。
“你的意思是……这涉及国有资产流失?”
richard并不正面回答他,继续说:“96年以后国有企业不是正兴改制风嘛,当时车灯厂的效益不好,亏损漏洞很大,时任厂长调去当了建材局局长后,厂的控制权就交给了副厂长。
这副厂长不知是哪里的本事,找到关系,将亏损厂转到了卫校名下,然后通过拍卖,卖给了私人公司。”
如果真是这么个情况,那即是利用股份制改造漏洞在拍卖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在这一系列操作中,自然少不了钱权贿赂、贪污交易。那么耀敏就不符合上市规定了,参与交易的相关人员甚至应该受到刑事处罚。
韩思农不敢完全作信,狐疑问:“你从哪里得到的材料,我能看一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