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三鼎甲,是需要陛下钦定的。
他们心中即便有想法都没用,也只是发表些许意见而已。
而此时,端坐在龙椅上的魏云弈,因为实在没事可做,思考起接下来的流程。
殿试的时间,比会试要短,因为只需要答一题就可以了。
而一般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至少两三百人,这些考卷,也不能让皇帝一个人看。
所以学生们一但完成考试,就会有首辅大臣,带领内阁成员以及翰林院学士进行批阅,留下觉得最好的十份,交由陛下就可以了。
这十份,就是此次殿试的前十名,三鼎甲就在其中产生。
至于名次,则也有皇帝钦定。
因此。
三鼎甲也有另外一个称呼,天子门生。
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为探花。
这三人就是三鼎甲,也称之为头甲,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入职。
当然,如果皇帝非常看好的话。
也可以直接授予官职。
不过这个官职并不会太高,状元下放,通常都为一方知县。
当然,这个知县的位置只是暂时的,也可以是为考验,不久之后就会被调回京中,进行重用。
其余二人,则由情况具体安排。
剩下的第四名到第十名,并称为二甲,二甲可以参加翰林院的考试,通过之后,也能入职翰林院,只不过地位相对低一点而已。
当初王守元,也就是二甲进士,进入的翰林院。
如果没通过的话,亦可以选择进入御史台,成为一名言官。
这就是为什么,翰林院与御史台,统称为清贵了。
毕竟每几年也才这么十个。
十名之后,就是三甲。
三甲就没这么幸运了,若有门路,可以继续留在京师,没有门路的,要么直接下放,要么就等待机会,被贵人发掘。
而就在魏云弈的思索之时,时间也就这样一点一滴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