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录着他们的交流。说真的,甜甜,我很心酸。
他们有些人很有才华,不知道为什么被埋没了,就像埋在地下的一坛酒。可是他们散发着酸味,已经不能品尝了。
他们有一个毛病,看不起名利,又追求着名利。虽然很积极地参与讨论,不乏精辟的言语,然而总是义愤填膺,看谁都不顺眼。倘若有人因为在文中夸了几句好话而入选,他们就会翻白眼。
“郭沫若建国以后写的东西,那还能看吗?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很对,是吗?
可是我不这么觉得。
我从来没有看不起唱赞歌的人。说句不该说的,能在正确的时间说正确的话也是一种本事。那些鄙夷他们的人没有这种能力,还要装作不屑于去做。
他们自命清高,自以为万般皆下品,但我看他们参赛的目的也纯洁不到哪里去。他们把文学当作谋生的武器,每一个字都只会沾上饭菜的油香。
这当然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这几天发生了很多事,说真的,甜甜,我开始害怕了。
部长大刀阔斧地改革。第一步是严查中小学课本,把那些会引起误解的桥段全都删掉了。现在孩子们不读老舍、朱自清,也不看曹文轩了,他们看这些优秀的乡土故事。
比如,大学生姐姐毕业后成为村官,投身乡村振兴;县长叔叔为大家修路盖房;红军小战士在风雪夜把唯一的口粮留给老伯伯……孩子们经常热泪盈眶,实际上,我也觉得很幸福。
可我总觉得少了一些东西。
多了牺牲与感动的教育,他们会不会变得单一?人生不只有奉献,世上还有许多的美丽,许多的不切合实际。孩子们正是做梦的好时候,面对麦浪就该放肆地欢笑,为什么要强迫他们去掰苞米?
第二步,就是网络文学改革。审核机制层层加码,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立刻拿下。
网络文学像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身体还没发育良好,灵魂已经澎湃而汹涌了。它磕磕绊绊地寻找自己的路,撞得遍体鳞伤,总还是可以dú • lì行走。
这一次,不行了。它不仅被绑在了办公桌前,还得为可怜的文学背黑锅。许多根本不是网文平台发表的文章,因为三观不正被斩于马前,举报者回头就告网文一状。
读者还以为这帮网上写文的都是四体不勤的无能儿。在愤怒中不仅断章取义,还颠倒黑白。那些意识流派全都过来了,掐着几句话就说作者“屁股歪”……都市甜文是物化女性,古代宅斗是宣传封建思想,男频无限流没有教育意义,爽文容易激化性别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