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页(2 / 2)

冻得发抖的考生们喝到一碗姜汤,感激涕零。要知道考场里可不提供热水,魏主考官这么做,也是担了风险的。

明远楼上,魏桓和副考官朱彤等几人站在楼上,看着明远楼下的号舍前,考生们冲着明远楼作揖感谢,离明远楼的地方,考生们小如蝼蚁,但看他们的动作,显然也是在行礼感谢。

“魏大人,您能下令为考生们送一碗姜汤,下官佩服。”朱彤冲魏桓拱了拱手。

魏桓看着明远楼前,叹了一声,“魏某也是十年寒窗苦读才得了功名的,深知举子们不易,只盼这碗姜汤,能让有才学的考生们暖暖手脚,考完这最后一场。”

“只是此举到底有违惯例,只怕回京之后,有御史弹劾。”朱彤想到京城那些御史们,就有些头痛。那些人,真是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来,不管你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只要他们觉得有违规矩,就能跟你死磕到底。

“此事是我下令,自有我一力承担。”魏桓转身看着朱彤,郑重说道,“朱编修也是因我一意孤行,才不得已而为之。”

“魏大人此话过矣。朱某也是由科举入仕的,怎会不知举子们的辛苦?一碗姜汤能为我卫国换来有才之士,朱某就不怕担了这罪名。”朱彤正了脸色,也是肃然说道,“若有御史参奏,朱某当与魏大人共进退。”

“多谢朱编修。”魏桓感动地看了朱彤一眼。

“两位大人,此处楼高风大……”站在两人身后的人,低声说了一句。

“魏大人,还有之后的阅卷,还请保重身体。”朱彤赶紧恭敬地请魏桓入内。

魏桓答谢一声,两人相携回到明远楼中。

魏桓自然是徐首辅的人,而朱彤,却是陈阁老一力保举的。每次科举,既是为国取士,又何尝不是各派系纷争之时呢?

到了八月十八,第三场考完。贡院门打开,三三两两考生大多都是面色青白,还有冻得喷嚏不断鼻涕长流的。也有见到家人就痛哭不止、哭诉试卷被雨水打湿的。

刘衡在中午才走出考场,他交卷的时间不早不晚,刚好凑到了第二次开门的时候。

交完考卷,刘衡长出一口气。铁打的人这么九天考下来,也要剥一层皮。不过,和其他人一比,他的样子就好太多了,只是脸上有些疲惫之色,至少衣衫依然整洁,形容也不狼狈,交完卷后,还能将四只考箱稳稳地背着走路,不像边上几个考生,感觉跟喝了酒一样,走路都有些摇摇晃晃,考箱也拖在地上了。

魏桓站在明远楼上,看不清刘衡的面容,只看到刘衡身姿挺拔的背影,不由赞了一声,“那考生倒是不错。”

第114章谁家佳儿郎

魏桓站在明远楼上,看着底下一众精神萎靡的考生中,唯有刘衡依然身姿挺拔。这样的考生,体力、耐力与意志力必定皆是上佳,不由赞了刘衡一声。

边上的小吏探头一看,凑趣地笑道,“大人,这考生可不一般,他那考箱里带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前夜大雨时,愣是在漏雨的号舍内滴雨未淋,吃好喝好,衣衫也暖和,听说三天吃食都没带重样的。”

考场诸般事务,都会及时禀报到考官处。而主副考官事务繁杂,自然不会事无巨细皆过问。身边的小吏会将诸事记录下来,随时备主考官查问。

这小吏是个记性好的,一看刘衡,他就认出这人是宙字号那位被号军、衙役重点关注的考生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