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页(3 / 4)

“你也是糊涂,她一个妃嫔,你还退让,这年岁都让你活到狗肚子里去了。”太皇太后说道。

皇太后讪讪一笑,太皇太后私下说话都是如此犀利不讲情面,说话也不讲究文绉绉的,她早就习惯了,“还是老祖宗看得清楚,不过我倒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胤祺,我不想这个孩子在中间为难。”

太皇太后目光看在虚处,“当初福临没了,你年轻守寡,皇帝年幼,不能让蒙古的姑娘入宫为妃,为了大清与蒙古的关系,只能留你在宫中,这胤祺给你养着,也是为了让蒙古知道,咱们大清是有意与他们交好,如今看来反倒是拖累你了。”

“老祖宗言重了,这宫中岁月实属难熬,若不是您之前让我养着胤祺,我这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下去呢。”皇太后说道。

宜妃一直说能得到她的照顾是胤祺的福分,其实于她而言,能照顾胤祺才是她的幸运,若是有胤祺陪在她身边,这宫中岁月尚不知如何度过才好。

她不像是皇太后那般谋于政治,又不爱宫斗戏码,若是天天守着寂寥的宫殿,恐怕她早早地就去了。

“随你意就好。”太皇太后说道。

早些年她还管着前朝后宫,后面与皇帝意见相左,两人争执过几次不欢而散之后,她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皇帝的位置越来越稳,权力也越来越大,她更不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祖孙情分更淡了。

皇太后笑了笑,又同太皇太后讲起沿路的见闻,她此去五台山,因着胤祺的来信,格外注意周边的奇闻异事,如今讲起来也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小至朝见的官员夫人家中连生九女,大到某县吏治清明夜不闭户,都娓娓道来。

太皇太后听得是神色变换,不过显然她对吏治更感兴趣,问是何处、县官是谁、为官几年、百姓收入等等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