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小灰字,“趁熄灭前,还可一见”,对应住院后的钟雾青想见到江妍的那个情节点。
这句话源于关淑怡的《三千年前》,那种喃喃的低语自述,说世界好安静。太有人快要离去时,那种丝丝密密的愁绪与痛苦。并不是恸哭,而是低吟,去平静说出那些琐碎的往事。听到这首歌时,我想象过两人最后的告别场景,就像最终章一样,雾青在聊天中慢慢流逝,死去。
可能对这本文倾注了太多情感,我自己写也被刀了好多次。
最终章写的时候要缓好几次,哭到脑袋疼。(对不起,我是有点人菜瘾大的,虽然会难受,但不妨碍我喜欢写be文啦嘻嘻。)
“无奈你我牵过手,没绳索”这个章节名,源于陈奕迅的《一丝不挂》。
我想了很多章节怎么去定义她们这个结局,很久之前就选定了它,等到写到现在时,想来想去,仍然觉得它最贴切。
无奈你我牵过手,没绳索,所以她们终究是有缘无分。这是我的个人解读,就像文案所说,故事“只能”如此发生的无力感,哪怕她们经历了那么多,哪怕她们彼此在意,心意相通,她们没有那条月老的红绳做羁绊,被各种现实因素和个人选择所束缚,她们很难走到一起去。
说回到《一丝不挂》这歌,这是我写这本文经常听的歌,很喜欢里面关于筝线的形容,还有那种欲断难断的拉扯。
以为获得了自由其实彼此都是被捆缚,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羁绊,只要爱意存在,对彼此的关心还存在,那谁都无法做自由人。
当然,以上关于歌的事,也算一个我的私心安利,大家感兴趣就听一听,不要去相关音乐评论区提及哈。谢谢大家~
至于对于文的解读,千人千面,有宝贝在评论区问过文名的由来,在这做个简单的说明。
大家不用太过于局限我这个后记所提及的。
长达九个月才写完,每天都会有新想法,每天都能有新的理解。我也只能算一个记述者,在产生了个人理解后写下她们的故事。
连我自己都不能保证我对她们的理解一定准确无误,这其中的人物,本身就存在主观与多变,谁都说不准。所以大家只要不太过偏离文所提及的内容(诸如故事线、前因后果、人物性格成因及处境)去理智探讨,各抒己见我都会很开心的。甚至非常乐意加入其中!
能够收获到这么多的反馈评论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长达九个月的创作有你们陪伴,我真的衷心感谢。
中间有过两三次因为榜单的事情崩心态请假调整,回归三次生活后,甚至产生过排斥写文的苦恼,也会对自己产生质疑,觉得自己没有讲好故事的能力。那种情绪低谷并不能通过和朋友聊天去排解,只有慢慢消化并说服自己,也因此迷茫过一段时间,时常在想故事何时能够走到头,好想快进到那天去。
如果说江妍和钟雾青是让我坚持下去的第一动力,那大家的评论与喜爱就是我的第二动力。
迷茫的那阵子,偶尔点开后台看到大家评论,就有种给我打了鸡血的冲劲。去尽力呈现好属于她们的结局,成为我写到后半部一个最坚定的目标。
我记得大概到十一月份那会,构思结局走向的时候经常想着想着就哭。
怎么说呢,我个人觉得写文的过程,算是和书中人物磨合的过程。去理解她们的处境,去感受她们的所感所想,慢慢的,她们逐渐变成朋友般的存在,而我只负责记录,或者去呈现好她们的故事。
故事一旦开头,作为创作者其实很难去大改情节,就像已经踏上铁轨的火车,一旦发车,除了沿着既定的轨迹走,谁都无法去干涉。
这一过程里,我已经从塑造她们的创造者,变成她们的记述者,在我心里,她们已经活了过来,类似于这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不能为我所控制。
然后,她们成为我很喜欢的朋友。因此,预想结局时,想到雾青会有离开的那天,我就很难受,有一种相处了好长时间的朋友马上要走了,不会再回来的难过。
番外的话等我忙完这几天,再更新。大概会集中在雾青走后江妍的日子。文本身是现代背景,写这文的一个私心是我想练练偏写实的叙事方式,至于练得怎么样我也难说(抹汗),反正大家看得开心就好。
本着这个小小的私心,番外不会有什么he的if线,不会有什么平行世界之类的。具体怎么样,后面发了大家就知道了嘻嘻(应该还是有点甜甜的吧)
另外,有些关于疾病或者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大多是临时恶补一下的,如有错误欢迎指正(轻点骂捏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