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所说燕王懒政,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罢了。
巴蜀百姓的归属感很强,燕王从不以税收压榨百姓,反而是鼓励百姓开阔疆土多种地,养殖畜牧,巴蜀的产业发展迅速,那一带的百姓都过得十分富裕。
让厉时琛觉得他这位皇兄深藏不露的不是他所管辖的巴蜀给朝廷带来多少政绩,而是那年厉时琛受急召回京平反。
他当年只带了两百的兵将,杀入京城。
当时的燕王在他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将大部分叛军都清理干净,若是他晚来一步,那么到御前救驾的就是燕王而不是他了。
谢景玄那时不在京,对于逼宫一事清楚得不多。
如今挺陛下提起,想起脑海中燕王的样子,有些诧异,“那他为何……”
这句话谢景玄说不出口,厉时琛当时也很惊讶。
厉时琛回想起那天,六皇兄一看见他,立刻就说:“十四来得正好,三皇兄起兵谋反,父皇有危险,一切都靠你了!皇兄先走一步!”
说着便跑得飞快,一溜烟人就不见了。
厉时琛跟谢景玄吐槽:“朕从未看见过他跑得这么快,转眼人就不见了,就像迫不及待把这里交给朕,前面有什么洪水猛兽似的。”
谢景玄笑道:“燕王殿下的身型虽然有些胖,但是跑起来还是挺灵活的。”
燕王说走是真的走了,厉时琛到金銮殿救驾,燕王立刻带着他的人马全部退出城外,转身就回了巴蜀。
那时燕王只要比厉时琛先到御前救驾,也许燕王就可以继任大统了。
而燕王却头也不回地回了巴蜀。
连心腹下属都有些疑惑,都已经走到那一步了,向前多走一步,说不定他就能继承大统了,可是临门一脚时燕王居然放弃了。
直到前些日子,厉时琛找燕王促膝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