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意味着,国家层面已经能确定如今的极端天气会长期存在,甚至有恶化的可能?”汤子苓皱起了眉头。
“很有可能,不然不会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元松叹了口气。
虽然还只是猜测,可当切实明白生活恢复正常的可能性更小时,两人心中还是不由沉重起来。
见车内气氛有些沉闷,汤子苓主动打破沉寂:“不管怎么说,日子总要过下去的,其实现在还好,咱们的身体也渐渐适应日夜颠倒的生活了……”
售卖营养土的是元松的朋友,这也是个能人,在大家乱成一团不知所措时,他愣是把握住了商机,抓住城市居民不安的心理,售卖种植箱、营养土和种子,还附赠复印的培植指南。
“营养土是要多少有多少,种植箱真是压箱底的都给你翻出来了。”对方姓王,原本是开网店做绿植生意的。要不是那场雨后几个同行着急忙慌把库存转给他后回了农村老家,以他生意的红火程度,估计库存也撑不到现在。“种子只剩下花草的,估计你也没那闲心种这个。”
“你以后什么打算?”他是元松的高中同学,隐约记得家在外城区。
“往内城搬呗。”王锵接触的人多,消息比元松还灵通,“我家往上数三代都是本地人,不是找不到投奔的远房亲戚,可寄人篱下哪有在自己家自在?”
“也是,不管在哪,总能挣口饭吃……”
第9章
元松订的营养土比较多,种植箱也占地方,车子一趟装不了,王锵见状说:“正好这会儿没啥事,顺便给你送过去。”
到了家,才发现王锵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卸了货之后开车出来,扒着旁边计生委办公楼的铁栅栏往里瞅,左右看了下见路上除了他们仨没别人,直接翻过铁栅栏进了院子,在里面溜达了好一会儿才出来。
跟王锵分开后,在去上班的路上,汤子苓小声问元松:“他,该不会是打那个院子的主意吧?”
“有可能。”元松想起去年到王锵爷爷家拜年的情景,“他父亲有兄弟五个,好像除了他大伯在体制内只生一个女儿外,其他四家都有两三个孩子,王锵堂兄弟姐妹十来个,而且关系好,如今有近一半已经成家生了一大群第四代。他之前提过,说想找个大点儿的地方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相互之间好有个照应……看来,多半是看上那个大院儿了。”
“那不是单位院子吗?”想到那院子好些天都没人进出了,汤子苓有些明白了,“也是,陈姐他们闲聊的时候不是说人社局搬进科技局大楼了吗?那计生委说不定也会跟哪个部门合并办公,空出来的大楼也不是没有可能租卖出去。”
“王锵要是办成了,咱们就多了熟悉的一大家子邻居,相互间能有个照应;要是办不成,对咱也没太大影响,这地方本就僻静……”
结果还真被两人给猜中了,没过几日,元松就听说了王锵他们家族拿下那个大院儿的消息。不多久见有人和车进进出出的,沉寂许久的院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周日,连续工作了六天的两人终于迎来了休息日。
这些天夏蝉仿佛察觉到了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结,每天天一亮就开始放肆展示自个儿嘹亮的歌喉,那刺耳的声音穿透墙壁四处荡漾,汤子苓跟元松躲在地下室才能睡个囫囵觉。
睡前忘记关闹钟了,两人照例被响亮的闹钟叫醒。
“今儿休息,多睡会儿吧。”汤子苓人都坐起来了,才想起今天休息,又躺了回去。他裹了裹身上还残留着阳光味道的被子,“人还是离不了阳光,两床被子轮流晒着用,盖着真舒服。”
他们在西屋屋檐下绑了根铁索,每天趁着清早太阳还没完全出来时把被子晾上,因在檐下有遮挡,既不担心阳光太大导致被子不小心自燃了,也不怕突然下雨被淋湿,就是频繁晾晒比较麻烦。只是,不知是不是昼伏夜出人太缺阳光了,一旦用了有阳光味道的被褥,跟上了瘾似的,阳光的味道一消失就觉得各种不舒服。
“完全不见阳光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元松睡在另一头,他伸了个懒腰坐起来,“你多睡会儿,我去前边儿王锵家看看,他那边楼体隔热涂层快刷好了,看今晚能不能来咱们这边。”
“行,有啥事给我发信息。”
原则上说,楼梯隔热涂层是政府惠民项目。只是,在如今城市人口大缩水,到处缺人的大形势下,政策转圜的余地格外大,能省事儿的相关部门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像王锵他们家,因担心外人窥伺隐私,自家人多又有专业干工程的,就申请了自己刷隔热涂层。结果相关部门批的特别爽快,发放了定量的材料,就不多管了。
王锵是个仗义的,自家的事办了,也没忘了朋友兼邻居元松,让他去一趟一起申请了材料,说等他家刷完可以帮元松家刷。
元松投桃报李,一有空就去帮忙,汤子苓也跟着去了几回,那边人也多,没用几天就刷完了。
汤子苓没躺多久,不到七点半就起来了。
前几天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他跟元松把他原先住的那个西屋里的家具清了,把柜子和床拆了做成简单的置物架,尝试着在里面种些常吃的香葱、大蒜、芫荽、薄荷和小青菜。这些都是元松奶奶在世时常在家培植的,对时常帮忙照料的元松而言没什么难度,轻车驾熟。
汤子苓跟着学,学的特别认真,闲暇时常在网上学习相关知识,最近甚至摩拳擦掌想要种几株甜瓜试试。
这个点儿,太阳已经落山了,不过还没有完全暗下来。
但已经有些寒意了。
汤子苓从地下室抱着被子上来,见元松已经把在外面晒了一天的被收进了屋,将两床被罩一模一样的被子替换过后,才去西屋看菜蔬的生长情况。
不知是因为阳光好,还是他们照料得当,菜蔬长势特别好,种植箱里绿莹莹的一片。
二楼也没空置着,搭架子种了黄瓜、豆角、番茄和辣椒。按书上说的,这时节其实是有些晚了。不过在室内种植,温度方面倒是还有适应的空间。
二楼有卫生间,接水方便,汤子苓用了十来分钟就浇好了水。
夜晚温度低,一般要关了窗户保温,汤子苓关后窗的时候无意中往窗外一看,后院院墙外地势略低的那一排仓库似乎翻修了,平房顶上的杂草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加盖的半层带大窗户的红砖楼房。仓库前空地上的杂草也清得干干净净,地已经翻好,看上去也要用来种些东西。
“子苓!”
听到元松的喊声,汤子苓答应着下了楼。跟一同来的王锵和他的堂表兄弟们打了招呼,得知他们要马上动工帮忙刷保温涂料,汤子苓连忙进厨房,按之前跟元松商量好的,把泡好的腊排骨和切好的土豆放在大炖锅里,打开燃气开始炖煮。
第10章
夜晚温度降下来后,家里就常在厨房用燃气做饭了。从网上看到的消息看,一些城市燃气管道出了问题,不知何时才能恢复,两人担心家里或许也会有那么一天,趁着还能用格外珍惜,在网上学着蒸馒头、烙饼、炸圆子,有空了就做一些,然后用家里的真空机密封保存起来,累积下来,也存了不少。
饭做好后一通胡吃海塞,吃完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干活。这样从日薄西山干到旭日东升,宅子的外墙才算刷好。
“政府现在缺工程队,到处找外包。咱这队伍要人有人,要经验有经验,拿下片区妥妥的……”大家忙活了一夜,早饭肯定是要管的,一群人边吃边侃,汤子苓听他们聊起才知道,原来这两天元松总往外跑,是帮王锵堂兄手上的工程队拉活去了,好似拿下了附近这片区域刷保温层的活儿。
王锵堂兄这么主动带着人来帮忙施工,也是为了还人情。
将人送走后,元松说起王家那边的情况,“那办公楼总共有六层,他们改造了一下,除了第一层留给王锵爷爷奶奶和姑姑表兄弟姐妹外,他爸兄弟五个一家一层。他二伯家的堂兄原先就是干工程的,如今还在干老本行,还把一些房子租给了内城没地儿住的工人和家属,那边一层楼有二十多个房间,住起来还算富余……”
“如今人力就是实力,他们这样既聚在一起又有一定的边界,相处起来能少很多麻烦。”汤子苓想到去王家帮忙时院子里停的几辆大货车,问,“那些货车是王锵的?”
“嗯,他准备趁着天气稍好一些,跑几趟长途,去南方工厂进一些货。”元松想了想,还是顺势跟汤子苓聊起了他考虑了很久的事,“看如今的大风向,今年冬天恐怕会比较难熬。我就想着,没必要咱俩都耗在科技局,你留下,多少能接触到些内部消息;我想法子拉个队伍看能不能拿到安装太阳能设备的外包,不然以如今施工的效率,真不知道啥时候咱们这边才能装上。”
“干那个应该会挺危险的。”如今网络还是通畅的,不管是官方新闻还是自媒体,对太阳能发电机的报道一直挺多的。毕竟多是高空作业,可以看出干那活儿是相当累,而且危险,光曝光出来的消息就有好几个意外身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