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穴居> 第1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3 / 3)

盛情难却,两人就留下了。

吃饭的时候,见老太太跟处长爱人总问柳湖北街夜市的事,两人恍然,他们留饭的目的估计就在这儿了。

不过,这也不是啥不能与人言的秘密,两人帮他们加上柳湖北街夜市的公众号,拉他们进了购物群,还告诉他们怎么在微店网购……一顿饭吃的算是宾主尽欢。

之后又去了附近几个同事家,两人才打道回府。

回到家,两人心情都有些沉重。

按说,他们去的这几家,生活水准应该在平均线以上的。可他们却能感觉到大家掩饰不住的惶恐不安,连处长家看上去泰然自若的老太太,都不例外。连这些人家都这样,其他没有收入来源的人,都不知道会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中。

正安静地吃着饭,突然听到电视里传来字正腔圆的播报:“……即日起,以下城市将设立官方售粮处,主要售卖粮油米面,限量售卖肉奶蛋及应季蔬菜……”

两人不约而同地停筷,认真看电视上的播报。

“有咱们市!”虽然知道作为一线城市,肯定不能被排除在外,但亲眼在名单上看到,悬着的心才算真正放下。汤子苓突然想到开会前听到的传言,“地级市、县级市并入省级市的传言大概率是真的了,设官方售粮处的满打满算就这些城市,其他城市的居民不去农村,就得就近迁到省城去。”

元松点了点头,他突然扭头问:“还记不记得刚刚走过工地时,发现绿网里有灯光,现在想来,应该是室内在施工。”

“一下子迁过来这么多人,确实需要很多住处。”汤子苓有些困惑了,“是不是农村的地下住宅有什么弊端啊?不然的话,干脆引导着人都往农村迁移就好了,何必费大力气搞分流?又是设售粮处又是接着建楼盘的,也挺耗费人力物力的吧?”

“说不准,兴许是上面的人也拿不准哪条路更好,干脆用实践来检验……”

设立官方售粮处的新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连着好几天都是舆论关注度最高的热点话题。

因为这一举措,好些原打算等天暖和一点儿就想法子去农村的人又改了主意,觉得既然政府都设了售粮处,那至少说明粮食是有保障的,既然如此,何必背井离乡,去人生地不熟的农村呢?当然,有看好的,自然也有不看好的,大家各持己见,有时候吵得很凶,但这个新闻无疑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第32章

连着好几天,汤子苓跟元松都在照着领导给的同事详细住址去上门安装系统。

前两天还好,都是附近街区的,一天最少也能跑个四五家。可越到后面,离得越远,而如今车子不好启动,在夜晚结冰的路面行驶起来也不安全,两人原本打算全靠双腿,可没坚持两天就觉得不行体力消耗对两人来说都不是问题,主要是效率太低,一个晚上就跑一两家,太浪费时间了。

然后,元松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我跟力哥聊过了,在他那儿注册了外送员。”元松大口吃着卷着生菜和腌黄瓜的葱油饼。自从被古书坑了之后,他俩的食量都比以前大了不少,就眼前这样的葱油饼,至少得吃三个才能有一点儿饱腹感。食物消耗成倍增长,让两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压力。“你去哪片区域安装系统,我就接那个区域的订单,咱们工作挣钱两不误。”

“行。”眼看着地下室的存粮消耗得越来越快,汤子苓心里也着急,听元松这么说,也觉得这想法好,他们手头拮据,能多挣点儿是一点儿。况且,这样对别人可能存在一定危险性的体力活,对他俩而言当真是没什么难度。“官方售粮处的公布没有影响夜市的生意吗?”

“有一定影响,但不大。”元松开始吃第三个卷饼和第四碗稀饭,“咱们这边售粮处还没有正式对外营业,不过有首都那边的消息说售粮处按人头限购,我估摸着,这也是各单位突然换系统的原因之一,恐怕等地级市、县级市的居民迁过来后,要重新进行人口登记。这过程效率再高,也得花个把月吧,再加上限额传闻,大家肯定是想方设法在家里囤些必需品,免得哪天断了粮。”

“也是。”汤子苓的饭量也增长了不少,但不像元松那么夸张,他吃完一个卷饼加两碗稀饭,就感觉有五分饱了。之后又从炉匣里掏出烤得软软糯糯的红薯当饭后甜点吃,三两个下肚就差不多七分饱了。“单位群里大家也在讨论呢,怕迁过来的人多了,物资供应会更紧张,还有人说恐怕咱们会一夜回到几十年前,重新开始用粮票过日子……反正猜啥的都有。不过跟之前比,要热闹不少。”以前群里死气沉沉的,都没什么人说话。

两人吃了饭,边看新闻边消食,快到晚上九点时,就起身换上外出的衣服,骑着三轮出了门。

“好好看家!”临走前,汤子苓熟练地给今天值班的两只狗子开了罐头,水和狗粮也都添好了,才放心出门。

锁好门走到街对面找到元松时,三轮车斗里已经装满了打包封好的货品。力哥估计对他俩的小身板儿不太放心,提议说要不找个兄弟跟他们一块儿。

“不用了,力哥,我俩能行。”

三个轮子确实比两条腿要快得多,两人轮换着骑,不多会儿就到了之前规划好的第一个区域。

汤子苓的工作很顺利,到了同事家安装好系统后就告辞离开,用了不到十分钟就下楼了。

倒是元松,平生第一单派送任务就不太顺利。

“那个网上商城下单的时候有明确提示的,送货上门跟下楼取货价格不一样。这家选择了下楼取货,可刚联系上了又说不方便下楼,让送货上门。好声好气跟他解释,直接来了句不就是加钱吗,气得我直接把电话挂了。”

能把元松气成这样,估计对方的态度比元松轻描淡写说的要恶劣得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