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队长连这种主意都能想的出来,萧圆真的佩服!
前两个月,村里家家户户都弄了几百斤玉米,可是想换粗粮,根本就没有门路,县里黑市是能换一些,但王家村这么大的体量,黑市吃不下啊。
而且路上风险太大了,你就是想换,几斤,十几斤还行,太多了,谁敢呐,路上经过的几个村子,人饿的眼睛都发绿了,你那么几大包红薯,不是明晃晃的招人抢吗
。
现在队长这么一提,村民们刚才的那点不满明显就少了好多,大家都在心里盘算着家里还剩多少玉米,到时候能换多少。
一比四呢,虽比不上黑市的比例高,但是安全啊,而且黑市也没那么多红薯不是。
队长一看差不多,就朝粮站的工作人员示意,先统一称重,称完总重量,划出一半直接运走,天黑之前应该就能送到粮站仓库。
粮站的车辆一走,他们这边就立即分红薯,如今情况特殊,也不讲什么工分不工分了,都是按人口分,大家为了活命,就没人偷懒。
再说他们也没时间算工分,红薯多放一天,就多一天危险,还不如分了心里踏实。
这边王会计和队长简单算了一下,分配方案就出来了,成年人(包括老人)和13岁以上小孩每人150斤,13岁以下孩子每人100斤。
萧圆家总共就分到了五百斤红薯,这么多红薯,要一下都弄回家,不是个容易事。
林北山就和王会计搭伙,先将红薯运到他们家,然后等赶大车的忙完,再帮忙将五百斤红薯运到小山坡,当然前提得给个两斤红薯当好处才行。
第81章五零之寡妇门前是非多81
王家村提前半个月就将红薯收了,然后还捐出一半的消息,一天时间就传遍了周边几个村,让好些打着歪算盘的人愿望落了空。
既然抢不成了,那就借吧。
村里收完红薯的第三天就有人来借了,萧圆这两天去河边洗衣服,耳边听到的都是,谁家又借了多少斤红薯给娘家,谁家又借了多少斤给小姑子,反正七大姑八大姨、沾点亲带点故的,都来了。
除了当家人特别“厉害”的,一般上王家村求粮的总能弄个十斤八斤回去,那么点红薯,说是能救多少人命,不大可能,但好歹等多活一段时间,活着就有希望。
因为王家村有粮食能活命,附近村子的人一下子全都盯上了王家村的未婚小伙子,都想把家里的闺女嫁过来,一毛钱彩礼不要,只要一百斤红薯。
一百斤红薯,黄花大闺女,您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