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到了午膳时间,殿门外有侍女走近的脚步声,两人都没再继续说下去。舒青漓起身打开了内殿门,笑眼弯弯的侧身让侍女们将午膳端了进来,待内殿门重新关上时,他眼中又恢复了清冷。
“坐下一起用膳吧。”李律把一碗枸杞山药粥推到舒青漓面前,显然是他提前命御膳房准备的,“明日朝会,群臣肯定都是赞成和亲提议的,想都不用想。”
夹起一个螃蟹小饺儿放入嘴中,细嚼慢咽后舒青漓才开口,“同瑞国和亲一样,百利无一害,这是自然的。想必厉国也是对陛下有过一番研究,知道陛下甚少踏足后宫,为了能顺利和亲,连嫁于亲王都想到了,这和亲的目的不得不让人怀疑。”
“就算再怀疑,也不好再驳了,他们低姿态求一个王妃位份的面子,这是提前堵住了朕的嘴,让朕无法拒绝。”李律摇了摇头,把面前的膳食往舒青漓的方向推了推。
舒青漓倒是毫不客气,又夹了一块花香藕吃了起来,“现在发愁的怕是那些还未娶王妃的亲王们,陛下大可一干二净地把和亲推出去,这王爷可是不得不接着了。”
闻言李律挑了下眉,全然没有被看透心思的不自在,“这尚未娶王妃的还有四位,淳王崇王惠王瑾王。”
“惠王身子弱,不在考虑范围内的话,就只有三位了。”舒青漓用羹匙搅动着枸杞山药粥,“淳王既在朝为官又母家显赫,定是第一首选,但众臣们敢不敢推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谁不知淳王对娶王妃一事很是抗拒,出了差错谁都担待不起。”
“不是八弟就是十弟,答案显而易见。”李律眼睛看向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他开口低声说了句,“此事朕还需思虑,或许能有其他的办法。”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李钰就起身进了宫,站在玉銮殿门口时,脸上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以至于李念快走到面前时,他才注意到。
“八弟今日来的如此之早。”李念勾唇笑了笑,看不出任何的异样。
“想着有厉国使节在,不该太过懒散。”见远处陆陆续续有文武百官走来,李钰只说了这一句,就转身进了玉銮殿。
朝会上如李律预料那般,以江太傅为首的众臣全部支持和亲,理由无外乎那几点,最后加上一句‘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又把决定权推了回来。
李律没有回应是否同意,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可有合适的人选。此话一出,再明显不过,不管和亲与否,他是肯定不会自己去和亲的。简单的一句话,在不同人耳中有了不同的意义。
众臣在殿内目光交流,似是再选定一个合适的人选,来说出那个呼之欲出的名字。
李念淡定地站在叶敬卿身旁,知道事端不会引到自己身上,仿佛还起了看热闹的心态。唯有站在角落的李钰微微低着头,虽看起来面色沉稳,但流转的眼睛,还是出卖了他此刻内心的不安,在官服袖子中的双手已悄然收紧。
尚书令见状上前一步,“臣认为,瑾王再合适不过,一来瑾王年满十七,与刚过及笄之礼的厉国公主年纪相仿,瑾王又性子宽厚,温和有礼,定是一段美好姻缘。这二来,瑾王的母妃卿美人,与厉国太后是挚友,可谓是亲上加亲了。”
尚书令说完后,一众大臣纷纷上前表达着各自观点,但都围绕着瑾王这个最合适人选为中心。
暖炉燃烧旺盛,站在温暖如春的殿内,李钰却觉得彻骨的寒冷,仿佛被一寸寸冰冻住。众臣的话相继传入他的耳中,他不能随声附和也无法上前反驳。他明白和亲的意义,也知道这是身为皇子必要时必须做出的牺牲。
殿内恢复了平静,所有人都在等着陛下的回应,李钰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他知道一旦下旨,谁都不能违抗也无法再做出改变,毕竟君无戏言。
李钰认为掩藏很好的细微动作,却被李律全然看在眼里,一开始他以为李钰是怕被推去和亲,可尚书令提及李忻时,李钰反而比方才还要紧张无措。他在沉默了许久后,只说了句‘朕回去会慎重考虑,两日后朝会再做定夺。’说完便起身离开了玉銮殿。
衣袖中的双手松开,李钰长舒了口气,没有即刻下旨,已是最大的开恩。
看着李钰心事重重地走出了玉銮殿,李念的脸色说不上多好,也无能为力。这不是他可以插手的事情,若是陛下选他去和亲,也是不能不娶的。
和亲一事不仅在前朝引起了热议,也在后宫砸出了一片涟漪,这水花最大的地方莫过于西旻宫。
舒才人正窝在内殿矮榻上拨弄着琴弦,时间久了,她越发地不适应沐国寒冷的气候,索性直接对外说抱恙,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