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姐妹俩都成了宜山夫人的弟子,在每月的初旬结伴前往西室听讲聆课。
不过,虽然同为弟子,但宜山夫人对她们还是有所不同的,不是说态度有何差异,而是教授的东西不一样。
对于阮问颖,她和从前一样,不仅教授诗书礼易,而且教导策论经义,进行全方位的指点。
对于阮淑晗,她则是讲解一些诗书典籍方面的事情,虽然同样尽心,但只予才学二字。
比如说,在面对姐妹俩关于《谢将军列传》一篇的疑惑时,她会先这么对二人解答:“谢将军有夺位之机,却不行动,其因有三。一为元懿公主夫妻之情,二为夏成帝知遇之恩,三为田园归隐之愿……”
再在单独教授阮问颖时详细疏解《元懿公主本纪》一篇:“谢将军虽然用兵如神,料敌先机,大败了北越,但要说这治国之能,却是不及其妻元懿公主。他握有的仅仅只是兵马大权,朝堂众臣却以元懿公主马首是瞻……”
阮淑晗知道这些事情,但没有在意,她虽然无心朝堂,可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知道分寸。
而且她本来就只是崇敬宜山夫人的文采,昔年得到一本亲笔字帖都能高兴上半个月,更不要说得对方亲自教授了,心里只有感激,没有其他。
在又一次的授课结束后,宜山夫人告知她们,本月下旬,她会在长安郊外的溪堰庄开讲,届时无论达官富贵、平民百姓皆可参加,若她们对此也感兴趣,可以前往一观,她会给她们留出一间雅座。
如今学识之风盛行,来自天南地北的文人墨客汇集长安,进行书画辞赋之间的交流,更有不少大才开设讲会,将所思所得述于众人,宜山夫人就是其中一名。
阮问颖曾听过几次对方的开讲,受益良多,即使宜山夫人不提也会主动过去,遑论本来就对其充满崇敬之情的阮淑晗。
就这样,姐妹俩都成了宜山夫人的弟子,在每月的初旬结伴前往西室听讲聆课。
不过,虽然同为弟子,但宜山夫人对她们还是有所不同的,不是说态度有何差异,而是教授的东西不一样。
对于阮问颖,她和从前一样,不仅教授诗书礼易,而且教导策论经义,进行全方位的指点。
对于阮淑晗,她则是讲解一些诗书典籍方面的事情,虽然同样尽心,但只予才学二字。
比如说,在面对姐妹俩关于《谢将军列传》一篇的疑惑时,她会先这么对二人解答:“谢将军有夺位之机,却不行动,其因有三。一为元懿公主夫妻之情,二为夏成帝知遇之恩,三为田园归隐之愿……”
再在单独教授阮问颖时详细疏解《元懿公主本纪》一篇:“谢将军虽然用兵如神,料敌先机,大败了北越,但要说这治国之能,却是不及其妻元懿公主。他握有的仅仅只是兵马大权,朝堂众臣却以元懿公主马首是瞻……”
阮淑晗知道这些事情,但没有在意,她虽然无心朝堂,可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知道分寸。
而且她本来就只是崇敬宜山夫人的文采,昔年得到一本亲笔字帖都能高兴上半个月,更不要说得对方亲自教授了,心里只有感激,没有其他。
在又一次的授课结束后,宜山夫人告知她们,本月下旬,她会在长安郊外的溪堰庄开讲,届时无论达官富贵、平民百姓皆可参加,若她们对此也感兴趣,可以前往一观,她会给她们留出一间雅座。
如今学识之风盛行,来自天南地北的文人墨客汇集长安,进行书画辞赋之间的交流,更有不少大才开设讲会,将所思所得述于众人,宜山夫人就是其中一名。
阮问颖曾听过几次对方的开讲,受益良多,即使宜山夫人不提也会主动过去,遑论本来就对其充满崇敬之情的阮淑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