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辉月宫早为你的行为定罪百年,即便这世上大多数人都唾弃你,可他依旧想通过自己的力量为你平反。他和温寒一样,对你有着炙热的追崇。所以即便没有了过往,他对你依旧有着难以消解的执念。”
居然是月无暇。她第一次见到月无暇时就觉得他身上的气质跟莲倾很相似,因此对他格外亲和,直到后来顾凉告诉她,月无暇是皇室亲选的未来祭司,还卷入了风轻之死和算计她的阴谋,得知被欺骗的她,心寒愤怒。她厌恶月无暇小小年纪就心机深重,善于伪装,却没想到他竟是温寒的转世。
她记得月无暇的梦想是成为神官。而温寒的梦想也是能做守护她的神官。没想到即便再世为人,被抹去过往,他的梦想一直都没有变过,都是想要守护着她。
而月无暇和莲倾颇为相似的气质,大概是他从书籍中读到关于莲倾的描写,成为神官的执念驱使着他,连气质举止都不自觉的模仿莲倾。似乎那样,才会变成真正的神官。
而这样的事温寒当年也做过,还被顾凉笑话不伦不类,蠢得可怜。可他又有什么错,他从始至终只想守护那个把他从狗笼中救出,给他衣食住所的姐姐罢了。
报恩的话他不会说,但是他所作的每一件事,无不在诠释着他的还情。他就那么还着,还着,最后把自己的命都搭给了她。
第149章风神带话(二)
“你和莲倾从来都是两个世界的人。他是你人生的闯入者,如今回到了他原来的世界去。看得出来你很难过,很不舍。可他已竭尽全力,陪你走到了如今。”
“他的父亲不允许他再陪你走下去,为了你好,他再不舍得,再不情愿,也只得放手。而你,你也有自己的道要去走。你亏欠的人,期待你的人,他们一直都在等你。”
画面再度一转,竟然是刑场,和当年公审她的刑场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每一根石柱上都束缚着一个鲜血淋漓的辉月弟子,是月无暇,和当年追随她的辉月弟子,她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离照、南知意、王今……
十六根,刑场上足足有十六根石柱。
而那十六人中,除却月无暇和南知意,其余人都是亡灵。
可他们正被置于太阳真火之中炙烤!
而风若水正握着权杖站在高台,眼神讥讽,宛若俯瞰众生的神。
整座镇魔狱都是她一手缔造,虽然月无暇等人逃脱了的监牢,可到底逃不过她的掌心。真当她不知道镇魔狱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虽然惊诧于月无暇的伪装,但也仅仅是惊诧而已,一群囚徒而已,生死还不是她这个辉月祭司说了算。翻手为云,覆手雨,妄图挑衅神权者,皆为神灭!
“堕魔祭司夺舍重生,祸害世人,本座欲要在除祟节当日,在这刑台之上,公审处死这些死而不僵的辉月死灵,以正乾坤。天下之人皆可参与审判!祸世邪魔,人神共诛!”
“谨遵法旨!”
台下的长老和弟子,同声高呼。
而风若水身边的太子,沉着脸色,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有他自己知道,笼在袖袍中的双手,紧紧交握。
他就知道师兄没有那么容易死,可眼前的情形却比死也好不到哪里去。
风若水摆明了是要以师兄他们做诱饵,引那个女子入死局。而师兄他们被折磨的越凄惨,那个女子到时候就会越愤怒,局势也会越不利。
偏他现在只有忍字这一条路。局势越是危急,他就越需要忍耐。不然冲动行事,只会暴露自己,他忍了这么久,可不是为了刑场上添一根柱子。他必须在关键时候,发挥他最大的作用。
对于太子的冷漠,风若水并不起疑。
人性自私,何况生在皇家。太子出身低贱,那种人的心理,她再清楚不过,表面伪装的再好,其心底都是嫉妒和狠辣,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不择手段往上爬。论心机,白染那个蠢货,远不及太子的十分之一。不过也正是这样的人,利用起来才顺手。
“风……若……水!”
画面中的情景彻底激怒了月夕。
她的一生淡泊,很少动杀意,唯独风若水,她要她非死不可。百年之前,业火没能将她活活烧死,是她的错。而今,她要她比当年只惨不恕!
“除祟节是什么?”
她在世的时候不曾有过这个节日,但是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应该是为了纪念除祟驱邪所诞生的节日。
叶青眼神略微复杂,“是你的忌日。你自焚身死之后,举国欢庆,人们把那天命名为除邪节。在他们看来,世上没有比纵火灭世的你更大的邪祟。”
“至此之后,南境的每一年就多了一个除祟节。节日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扎稻草人,稻草人上贴有你的生辰八字,用来吸收家中晦气,然后于除祟节当日扔出去,名为送祟,最后再集中焚毁,意为焚邪。人们相信这样能保佑风调雨顺,万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