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哑口无言,但陈潇然并不想过多纠缠,毕竟在这短暂的盘问阶段,她是主导。
“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是人类对于外在事物的总结和抽象,您说对吗?一辩。”
陈潇然从刚刚的陈词阶段就看得出反方一辩对于定义方面功力不深,这个问题问她才能得到她想要的效果。
对方显然没有预料到陈潇然会这样问,有些手足无措,气势瞬间矮了一截。
“呃……对”
“所以这种抽象和总结并不一定完全客观与正确,您方同意吗?”
陈潇然的话语压迫性太强,偏偏又具备循循善诱的感觉,致使反方一辩完全是被她牵着鼻子在走。
“同意。”
“所以,对于所谓的知识,我们一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固化思维,就如对方辩友将我方‘无知者’定义为不懂不明白一样,其实我方对于无知的外延更倾向于没有思维定势,也就是说其实这里的无知是说没有思维定势,其实我方的辩题是说没有思维定势的人更容易无所畏惧,因为他能够跳出墨守成规的道理与经验,找寻到多样的成功途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