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晰难得的有几分不好意思,“晰的记忆力比常人好些。”
永正帝意味深长道:“这可不是普通的好了!”
他随手拿了本书给徒晰,笑道:"你要是把这本书背下,朕便原谅你不敬忘母之罪。"
徒晰瞧了永正帝一眼,"晰并未犯错。况且晰也不是不敬年妃,平时也是避着年妃的,但今儿年妃自个撞上来,与晰何干?”
说句不好听的,年妃自己把脸送上来让他打了,这么奇葩的要求,他那好不答应她呢。
永正帝脸色微沉,但想着先前年妃之举与徒晰反驳之语,沉吟道:"虽是如此,但世情如此——"
一句话未完,徒晰便道:“大晋户律里并无这一条,而且一般人家里也没有主子给姨娘磕头的理。”
他半嘀嘀自语嘟嚷道:“我连圣上都没磕过头呢,年妃娘娘一见面就逼儿子磕头,她凭什么呢。"
徒晰的声音里有着几分委曲,显然是对年妃让他磕头一事不满的很。
永正帝哑口无言,徒晰这话虽有几分孩子气,不过倒也是事实,想想他都不舍得让徒晰磕头了,年妃才初见晰儿,便要晰儿给她磕头,也着实太霸道了点。
他轻咳一声,“你这脾气也太倔了,为父的容你,旁人可不见得会容你。”
言下之意便是把这件事给揭了过去。
徒晰沉声道:“晰即是皇子,我未犯错,何惧之有。除非圣上为了年妃而不管朝庭法度非要罚晰不可!"
他并未犯错,又何需旁人容之。
永正帝没好气道:“朕是这种人吗?”
然后……这下子连苏培成的眼神都有几分古怪了,圣上不就是这种人吗?
第68章宫斗
永正帝发现自己对这个儿子当真是没办法了,想跟他讲道理,但徒晰引经据理,这理全都在他身上;说人情吗,看着徒晰的眼神,和徒晰酷似徒晖的长相,他也不好说出让徒时让一让年妃的话。
再想一想晰儿之所以流落在外,也多少和年妃有关,这句话就更是说不出口。
最后他直接将一本下头人上来的请安折子随手递给了徒晰道:“你且看看,要是能在一盏茶的功夫把这折子背下,朕就赏你。”
请安折子虽然没有一本书那么长,但少说也有四五百字,一盏茶的时间够晰儿看完一遍了,但要背起来吗,除非有过目不忘之能,不然怕是不行。
是的,直到现在,永正帝还是想试一试徒晰有没有过目不忘之能。
要论背书,徒晰绝对没在怕的,他只瞧了一遍便把里头的内容给记下了,接着又翻了一遍,便将折子递回给永正帝道:“我都背下了。”
永正帝微微挑眉,示意徒晰背给他听听,只听徒晰说道:“君所命王景灏之在陕在豫同一效力……”(注一)
这古文绕口,要是一般人即使对着念都不好念,不过这些年来徒晰也算是读惯了,当下便就一字句背了出来。
永正帝细细对去,也不由得讶然,徒晰竟然一字不漏,就连折子里的错误也都背的一模一样,喜的他连连叫好。
没想到晰儿当真有过目不忘之能,大喜之下便想好好赏赐一番,但想着晰儿性子古怪,他赏的东西只怕晰儿还不见得能瞧上,难得的和缓了声音问道:“你想要什么赏赐?”
徒晰沉思了一下,虽明知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圣上可否给晰一块地?莫约十亩左右即可。晰想试种些东西。"
他手上的种子极多,再不种的话失了种性便就不好了,可无论是北五所还是储秀宫里都没有合适的地方,虽说他也可以种在青玉空间里,可这种出来的成果要他怎么拿出来?总不能说他身边有妖吧!?
再则,青玉铃兰说什么都不让他用肥料,不用肥料,很多事儿也试不出来,是以思来想去,徒晰还是想在京郊弄个小庄子做实验田,只是如此一来,不只是实验田得过了明路,就连他做实验这事也得过了明路,不然怎么做记录呢。
听到徒晰竟然想要田地种东西,永正帝微桃眉,";且说说你想种些什么。"
徒晰直言道:“先前山长给了晰不少水稻与旱稻的种子,晰想试试能否将水稻与旱稻杂交,看能否种出兼具二稻之长的稻种。再则,除了稻米之外,晰手上也有些番薯想试种看看。”
番薯过冬的实验得尽快安排上,如果顺利的话,大概明后年就可以推广出去了,不过土豆、番薯……等虽然是好东西,但长久而言,并不适合做存粮,要做存粮自然还是稻米好些。
一般而言,北方一年一熟,南方一年二熟,主要差距在在阳光,南方日照期长,稻米生长时辰短,莫约三个月便可成熟;但北方日照期短,同样的稻米品种得四个月左右才可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