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晰大步走到皇庄外,在皇庄外,此时此刻,闹烘烘的正乱成一团。
皇庄的管事一边让小太监们帮着驱赶看热闹的人们,一边也亲自劝着王夫人道:"贾二夫人,你这是做什么?要见晰皇子还不容易吗?直接说一声便是,何必非得要在外头跪着呢?起来吧!这多不好看啊!”
管事心下不屑,贾王氏是怕旁人不知道她逼断皇子出来见她吗?像贾王氏这般,即使晰皇子见了不应她所求,旁人想来也不会说些什么的。
王夫人那会理他,只是不停喊着,“环哥儿!求您见见母亲一面吧。母亲只是想求你见上一面啊!"
见王夫人哭的厉害,一字一句,句句血泪,一旁不明究理的人在一旁也跟着叹道:“唉,总归是母子一场,认回皇家之后便对养母不理不睬也着实太狠心了。"
“毕竟是皇家人吗,认了有钱的爹,自然不要没银的娘了!”
“这也未免太不孝了!我大晋以孝立天下,怎么能有如此不孝的皇子?”
一群人捶胸顿足,好似已经将徒晰不孝之名打在耻辱柱上一般。
徒晰冷冷的跳着那些看热闹的人一眼,眼眸微眯,低声吩咐了小林子几句,小林子会意,悄悄地带了几个人绕了过去。
看热闹是人的天性,阻是阻不了的,但是看热闹还这么多话,深怕旁人不知道前因后果的,那可就少见了。
待小林子安排好了之后,徒晰径自走到王夫人面前,淡淡道:"闹够了吗?"
也不知怎么的,看着徒晰平静的神情,王夫人一时竟有些讪讪的说不出话来。
徒晰也不理她,冷声道:“起来说话!”
“是!是!”王夫人下意识的陪笑,站直了身子。
这一站直,她顿时觉得有些不对,咦!她不是本来打算一直跪着,直到逼迫徒晰答应帮忙让元春不嫁进卫家吗?干嘛站的这么快?r/可站都站起来了,她也不好再跪下,她顿了顿,直言道:“环哥儿,母亲求你,求你帮帮你大姐姐,别让她嫁给八爷!”
王夫人抹泪道:“你姐姐才几岁啊,要是嫁给八爷,以后这后半辈子都得跟着八爷圈禁在卫府里,叫你大姐姐怎么受得了?母亲求求你,看在你们姐弟一场的份上,帮帮你大姐姐,别让你大姐姐嫁给八爷!”
她是真心疼女儿,哭的倒是真情诚意,一时间,不少围观之人都为了王夫人的一片慈母之心而动容。
也有一些人隐约知道贾元春即将入八爷府为妾之事,见王夫人哭的如此凄惨,对徒时也有了几分想法。
要是一般的孩子,或许无能为力,但徒叫听是什么身份,他可是堂堂的皇子啊,而且还是永正帝最重视的皇子之一,要是徒晰说上一声,想来贾元春也不用嫁到八爷府
徒晰直言道:“这事我做不到。”
此话一出,王夫人顿时脸色大变,不待王夫人泼妇骂街,徒晰直接伸出一根手指道:"第一:圣旨已下,岂能收回。”
圣旨都已经下了,即使是千军万马也难追回,要是圣旨下后还可以随便追回的,以后圣上的威严何在?是以这种事情不必去试,也绝对知道不可能的。
“第二:”徒晰伸出第二根手指,“倘若贾家不愿嫁女,也该是由贾家女之父出面求情,而非由我一个小孩童出面求情。"
当年伊继妃之父还有勇气在朝会上跪地苦求,直磕到自己的头都破了,仍改不了太上皇的心意,这才放弃,而贾政连试都不敢试,只会一个劲的让别人帮忙。
说句不好听,贾元春是贾政之女,又不是他的女儿,怎么拼死拼活为贾元春讲情的是他而不是贾政呢?贾政这个爹也太好做了吧!
大伙看看小小的徒晰,再看看一旁的王夫人,不少人都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是啊,怎么说这贾家也该自己出面求情才是,那有叫一个孩子帮他们求情的理呢。
王夫人颓然,在这之前,她不是不知道圣旨已下,其意难改,也知道贾政只不过是个窝里横的,对外连个屁都不敢放,莫说求情了,连个不字都不不敢说,但一下子被徒晰给点破,终究是有几分难堪。
她轻声道:“元春毕竟是你大姐姐,在你小的时候,她也曾照顾过你的,还有我!”
想起自己是环哥儿养母的身份,她眼睛一亮,求道:“环哥儿,我好歹养了你一场,你不能……你不能眼睁睁的见我女儿就这样被圈禁起来啊。"
徒旧析微微挑眉,冷笑道:"二太太能活到现在,已经是晰报了你的养育之恩了。"
不然二太太当真以为她当年做的那些事都无人知道吗?
他顿了顿沉声道:“二太太难道忘了周嬷嬷,在晰刚出生那一年,二太太意图让周娘娘将晰活活俄死,晰当年被饿至险死,幸身旁的小丫环发现不对,这才救回徒晰一命,当时请王太医的脉案仍在太医院中,二太太是否想瞧上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