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1 / 2)

上一个县令办公的地方,温润也见过的,里头布置的不说富丽堂皇,但是也很有富贵气息。

多宝阁上摆着的不是金银就是玉器,或者是少见的古董等等。

可是这位可倒好,多宝阁不见了,改成了书架子,上头分门别类的摆放了很多文书,全都是跟县衙有关的,什么水利啊,农桑啊,赋税什么的。

其中有一个上头放着的都是关于书院的,温润怎么知道呢?

因为上头挂着个小牌子,类似书签那样的东西,但是比书签大一些,上头都写着!

不过这应该是县令大人的分类,上头都是县令大人的亲笔。

因为他正将一个新的挂上去,上头写着的是“春”之一字。

“来了?坐!”县令大人打了一声招呼,

比起初次见面的时候,这位县令大人那如出了鞘的刀子一样的犀利,这次见面就好多了。

县令大人穿着的是便服,一套深青色的文士衫,脚踩官靴,腰上只挂了一枚淡青色的玉佩。

屋子里一股淡淡的墨香。

温润告罪一声,就坐了下来,张大爷紧挨着他落座。

有小厮上了茶水,没有点心,也没有什么干果的,就一杯清茶,但也不错了。

“我还以为你要忙完了才能来县城呢!”辛大人放好了东西之后,就坐到了案几后面。

他面前的案几上,摆着的东西,可不少。

作者闲话:

江湖放小攻出来露个脸哈!记得给小攻打赏。

第82章君山银针

一个很大的笔架,上头挂满了各色毛笔。

但无一不是好的毛笔,红木笔杆的毛笔,紫檀笔杆的狼毫。

还有砚台,那是一方雕刻成“鱼跃龙门”形状的端砚!

一方用了一半的墨锭,有一股淡淡的药香,应该是上好的徽墨。

因为那墨锭上还有金色的标记,只是不全了。

看不出来上面的金色标记是什么样的。

而案几上最多的还是各类文书,更有一本本账册,一个展开的半张文书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儿,离得太远了,温润没看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

但是有一红色的朱砂大印。

应该是官府正儿八经的官文。

还有一张写了一半字体的纸张,摊在桌面上。

这么多东西,幸好这案几大,才放得下,甚至还有一块地方,放了一个茶碗。

不过已经干了,小厮又给他换了一盏热茶,这才退下去。

三个人坐下,喝了两口热茶,县令大人才开口:“这是家里人带来的君山银针,你可喝的惯?”

他没问张村长,因为张村长一看就不是个品茶的人。

温润前世的一位导师,就很爱喝君山银针,而且那个时候的君山银针,讲究非常多。

“好茶!”温润道:“君山银针可是个好茶啊,唐代就已经有了,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了君山银针,将它带上了高原,入了藏地。”

“不错,君山银针既不是乌龙也不是红茶。”县令大人一听温润对君山银针并不是一无所知,顿时就高兴了。

“看这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一看就是上好的金镶玉啊!”温润对君山银针的了解可多了:“正所谓: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

“好诗,好文采!”辛县令更高兴了:“温举人可喜欢这茶?呵呵,这可是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时的君山银针,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

一般的人,可喝不到这样的好茶。

“当然喜欢!”温润笑了,“唰”的一下子打开了自己带来的折扇,轻摇两下:“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着淡黄色茸毫,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也,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此乃茶中仙缘。”

“仙缘?”张大爷看了看手里的茶盏。

“此茶原名黄翎毛,白毛尖,白鹤茶!”温润讲了一下君山银针的故事。

据传初唐时,有一位名叫白鹤真人的云游道士从海外仙山归来,随身带了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将它种在君山岛上。

后来,他修起了巍峨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一口白鹤井。

白鹤真人取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一股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鹤茶”。

又因为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所以别名“黄翎毛”。

后来,此茶传到长安,深得天子宠爱,遂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定为贡品。

有一年进贡时,船过长江,由于风浪颠簸把随船带来的白鹤井水给泼掉了。

押船的州官吓得面如土色,急中生智,只好取江水鱼目混珠。

运到长安后,皇帝泡茶,只见茶叶上下浮沉却不见白鹤冲天,心中纳闷,随口说道:“白鹤居然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