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眼角带笑,他虽与师兄一同修道,但彼此的道又有不同。秦王会是个好皇帝,小郎君更是个难得的继承人。或许他日入住太史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像小郎君说的那般。他善于算学,精通天文,可在这两项上成就大家。
其实师兄也是擅长天文观测,历法数算的。
他看向袁天罡:“师兄之志可有改变?”
“不曾。”袁天罡摇头,“我的路还未走完。”
李淳风了然,这表明他的向道之心不变。或许有一日他会停下来,会歇一歇,可能也会回来长安,但绝不是现在。
他与袁天罡互视一眼,从各自的眼眸中看出彼此的选择,微微颔首。
袁天罡望向天际,长长一叹。
长安之事已了,是时候启程了。
腊月二十一。李渊寿诞,于宫中大摆宴席。此次的宴席与以往不同,既是为了给李渊贺寿,也是为了庆祝土豆良种出世。
群臣济济一堂,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便有朝臣进言为李承乾请功。李渊也觉如此,转头就看到旁边星星眼瞧着他满是期待就差没把“阿翁,我要大赏,大赏!”几个子写在脸上了。
李渊失笑,顺势应下:“是该赏,那你们觉得该如何赏?”
“论功行赏,加封晋爵。”
“这话不错。只是若论功,土豆乃古往今来不世出之物,这等神豆千年不遇,万年难得。中山王能种出此物,功绩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后也未必有来者。要如何赏赐才堪配此等功劳?”
李渊一愣,他不过随口一问,确实真心想赏李承乾,却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此等功劳要怎么赏才配呢?一句话让在场诸人议论纷纷。
“自是加封食邑,晋升王爵。”
“中山王本已是郡王爵,在往上晋便是亲王,与其父等同,不妥不妥。”
“有何不妥?秦王征战天下,打下大唐半壁江山,战功赫赫。土豆亦是高产良种,能活万万人,此功便是比不得亲王军绩,也不遑多让,同为亲王又如何?若非只能是亲王……”
话说到此,仿佛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言语不当,吓得一个机灵,忙将后头的话咽回去。
若非怎样?若非只能是亲王,这功绩连太子都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