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获得宫中内幕消息,父皇本来已经写了明诏准备在宣布谁是新太子。
尽管无法获知圣旨上是写了谁的名字,但知道宣布时间是在九月中旬。这件非常重要的事却像石入大海,竟然没了后续。
为什么呢?
现在终于有答案了。
朱棣的心悬了起来。
他的父亲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定的人,不能说朝纲独断,但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更改。
水镜诡像居然影响了宣读立太子的诏书,必有超出非同寻常的地方。这个非常之处对自己来说会造成哪种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弊?
【上次说到郑和七下西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太子朱标之死。我们假设朱标没有病逝,他顺利继承了皇位,即便同样派人出洋,领队极可能轮不到郑和。
郑和,在靖难之役中崭露头角。如果朱标登基,十之bā • jiǔ不会有那番战乱。没有赐名郑和,他只是一个太监,一个与新皇没多少关系的太监。】
太监,谁能用?
答案过于简单,是老朱家人。
朱元璋瞧着这短短几句话,马上嗅出了一股腥风血雨。
什么是“靖难之役”?靖难意思是平定叛乱。
那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催发了战争?谁参与其中?让一个服侍王族的太监立功,且叫他平步青云,成为七下西洋的领队能是什么样功劳?
朱棣紧盯着水镜,电光火石之间明白了这古怪之物代表了什么。
让父皇对立储的态度发生转变,是因为他窥见了大明发展的某段轨迹。水镜可能是后来人在讲述明朝历史。
不妙!
朱棣尽量不动声色,脑中飞速转动起来。
如果没有水镜出现,朱元璋会立朱允炆为继任者的可能性极高。
自己能服气吗?
现阶段肯定不能,他找不到敬重那个侄子的理由。
几年之后呢?
朱允炆能迅速成长到先太子朱标的高度吗?如果不能,又会是什么局面?
可不是一纸传位诏书就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