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难解决吗?
我相信中华民族的种田本事,事实证明如此。
乾隆十一年前后,山东德州的农民解决了番薯越冬难题,让北方得以大面积种植番薯。
这时距离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之死,过去了一百零二年,尚未跳出小冰河期的冷期气候,也没有出现跨时代的科学技术飞跃。
换言之,假如明朝早些重视番薯,百分之九十九是能解决越冬问题。当天灾来临时,多了一份保命的口粮。
遗憾是番薯、玉米、土豆,三者在明朝传入中国,可它们被大面积推广种植都要等清朝年间。
外来农作物的本地化推广,固然客观上受到自然条件与技术水平的束缚,但先要问一问主观上足够努力去克服困难了吗?
明朝没做到。
番薯在闽粤种植后,不是没人看到它的高产优点。
万历年间,何乔远写的《闽书》,卷一百五十赞美“番薯”。
说它“不需天泽,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争肥壤,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等等。
他也曾参政,首创了宗室入仕之法,试解决明朝后期严重的宗室问题。
明后期宗室数量庞大。其中或是兼并土地肥得流油,或因无法科举做官又不得经商的祖训而凄惨度日。
何乔远敢于触碰这种痼疾,他的下场却是得罪肃王之子,只因奏牍不恭之罪就被贬去了广西。
万历年间已经进入明朝灾荒期,对于一位在朝廷有名有姓官员写的高产作物文章,当时又引起了多少重视?
答案是没多少。
无独有偶,错失的机会不只一次。
引进番薯的途径之一,是福建商人陈振龙与陈经纶父子从吕宋得到番薯藤带回大明。上书福建巡司金学曾,请其在省内推广试种。
陈经纶在种植甘薯时,又发现了一种灭蝗虫的方法。
他发现鹭鸟会吃蝗虫,但不易人工饲养,就用家养的鸭子来代替,这就有了养鸭除蝗。写成了《治蝗笔记》,详细记录甘薯田养鸭治虫。
明廷有重视过吗?鸭子治理蝗灾需要慢功夫。崇祯年间蝗灾肆意,倘若提前布局又会如何?
又一次,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才发挥其功效。
陈家后人陈九振在芜湖做官,将祖辈传下来的养鸭蝗术推广出去,后来在清朝书籍中常见此法。
比如《治蝗全法》就收录此术,且记载使用效果。“咸丰七年四月,无锡军嶂山,山上之蝻,亦一鸭七八百捕,顷刻即尽。”
回望大明,高产作物、灭蝗方法都送到了眼前,为什么硬生生错过?!
或许,有一件事能给出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