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页(1 / 3)

近十几年,养殖小龙虾被越来越广泛地端上了餐桌,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野外克氏原螯虾对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

对于外来物种不能只看到它丰富餐桌的一面,更要注意到它破坏本土生态链的另一面,从而做出针对性防御措施。

当小龙虾对稻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那么有没有某种动物能与稻田共生,一起向好生长呢?

今天开场视频的一桌菜中,就能找到共生典范的主角,它就是「鱼」。

也许,有些观众不相信,东汉末年争三国的曹操其实也是一位美食家。

他写过一卷《四时食制》,原文已经佚失。只能在《太平御览》、《颜氏家训》等书中读到只言片语的被收录部分。

从现存文字来看,曹操记录了舌尖上的魏武。描述了一堆水产品知识,包括且不限于鱼类的产地与烹饪方式。

提到例如搁浅在海滩上的鲸鱼,“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六里,谓之鲸鲵……骨可为臼”,鲸鱼骨头能用来做捣碎食物的骨臼。1

此书也记录了一条“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曹操所记载的这一条目,表明至少在东汉末年,稻田中有鱼的场景已经出现。

稻田有水,水中有鱼。选对了鱼的品种,不似克氏原螯虾摧毁水稻根茎,反而起到双向奔赴的正向作用。简单概括,鱼以稻田里的虫子与杂草为食物,而水稻因鱼粪获得了更多肥力以而更好生长。

不过,「有鱼」与「养鱼」是两种概念。

学界对于东汉究竟是不是成规模稻田养鱼之始仍有争论。可以确定的是明清之际,这种稻鱼共生养殖方式已经越趋成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