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页(1 / 2)

近代世界,西方资本控制着全球生产,控制了货币亦是能操纵世界生产物资。

因此,从明朝中叶,中国被动地进入了国际白银货币体系。

其后历经了清朝而直到民国的法币改革,中国的币制一直深受国际银价变动影响,变相丢失了部分铸币权。

上图。

来瞅瞅丢失铸币权的血淋淋教训。】

一幅标注着彩色线条的世界地图被放了出来。

线条从海洋上通过,连接了非洲与欧洲,其上还有贝壳与金元宝图标。

简明易懂,图上画的是贝壳与黄金的流向。

朱家父子俩想到本次视频开头咕咕挖的小坑。

在全球范围内,直至二十世纪初,海贝才彻底终结了它作为货币的命运。

水镜:【在先秦时代,海贝作为货币流通于中原,后来被金属货币取代。

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东亚进入白银化时代,但是远在非洲仍旧以海贝作为货币。

古代中国的贝币部分来源于印度洋。

让我们以印度洋的马尔代夫为起点,这次不向东走而向西走,能够看到大批海贝被运入了非洲。

由于史料的匮乏,尚不清楚向非洲去的海贝贸易具体起于何时,又具体走了哪些航线。

能够肯定的是早在十一世纪,犹太商人开始经营从印度洋到北非的海贝贸易。

其后,通过骆驼等运输工具穿越了沙漠,海贝从北非抵达了西非。

十四世纪初,出现了明确文字记载表示海贝成为了西非货币。

《马穆鲁克行政全书(asalikal-absar)》中指出,马里王国国内的交易以贝币进行。

等到十四世纪中期,西非形成了鲜明的以贝币作为的区域,且在不断扩大。

当时,海贝的主要输入路径是穿越沙漠的陆路。

等到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到来。

海贝的运输方式迅速发生了变化,始于印度洋的大船,开往了北非与西非。

很快,陆路运输被海路运输取代,而且非洲使用海贝作为货币的区域越发深入非洲内陆。

葡萄牙人率先到来。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贸易新航路。

新航路途径量产海贝的印度洋,也会途径将海贝作为货币的西非。

一个巨大商机由此诞生。

在印度洋低价购入海贝,把它当作为压舱物,不会占用在欧洲能售出高价的东方货物空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