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苏州刺史,又不忘苏州的水陆问题,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七里山塘河,成为白居易留下的痕迹。
元稹在通州流放十年后,又是几次的起起伏伏。
做过宰相,也当过节度使。
曾经是朝廷重臣,也跟着农民下田查看粮食生长。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专注民生,平息叛乱,希望大唐可以恢复如初。
用诗歌针砭时事,提醒今人。
他们以为这是最好的时代,可如今的大唐却好像一次又一次的辜负着他们的满腔热血。
或许,元稹一辈子也学不会低头。
哪怕当初在驿馆被宦官抽得血肉模糊,也打不断他的脊梁。
或许,白居易永远也不会停下他的笔,不会掩藏他诗中的嘲讽。
哪怕一贬再贬,官途坎坷,也折不断白居易的笔。
这一路,亲人去世。
他沮丧,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1
他难过,写下“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2
江河日下的大唐像是一道鞭子,一下一下的抽打着两个年轻人。
直到他们不再意气风发,直到他们孑然一身,守着孤灯等残夜褪去。
只可惜,元稹再也等不到残夜消退,红日初升。
风月填满的元稹,终究消散在大唐风月中。
公元831年,元稹暴病,一日后亡。
那个曾经十四岁便高中明经科的少年,走过这坎坷漂泊的一生,带着对妻子韦丛的怀念,对知己乐天的不舍,撒手人寰。
此后,白居易的诗中满是孤苦悲凉。
这世上,终究只剩下他一个人行走天地间,再也找不到一处内心安宁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