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大汉列侯分封的内在逻辑
如果要对一件事情进行分析,那自然是由表及里,慢慢挖掘。
从最基础的数据开始,然后深入了解它的内在联系,最终分析出来它的核心逻辑。
在听完自己受封的内容后,陈洛一直在心底默记着其他人的情况,在脑海中汇总成大概的表格。
刘邦总共封赏了一百六十五名彻侯,三名诸侯。
这其中的区别是“王子封为侯者,谓之诸侯;群臣异姓者以功封侯,谓之彻侯”。
不过王子侯也仅有羹领侯刘信、沛侯刘濞、德哀侯刘广这三位,剩下的全部都是异姓彻侯。
彻侯当中,则是暂时只有功臣侯,外戚侯,后来的那些归义侯、宦者侯、丞相侯尚未出现。
而外戚侯仅有三人,其中的周吕侯吕泽与建成侯吕释之两人跟随刘邦征战,从沛县直到长安,不离不弃,划分为功臣侯,没有任何问题,只有作为临泗侯的吕太公(即吕雉之父),算是纯粹的外戚侯。
因此剩下的一百五十九人,基本全部是以军功封侯的彻侯。
这个数值比起原本的历史,是增加了十二人。
这一改变,主要是增加了陈洛,项羽献上的那封表上的项氏子弟以及部将共二十三人。
不过后两者里的封侯者,与原本历史便有所重合,外加有些原本历史中该封侯之人,悄无声息的死在了这乱世当中。
比如本该封为堂邑侯的陈婴,因为在彭城站错了队,选择支持熊心,破城时亡于项羽麾下不知名的士卒手里。
只能感慨一句人各有命。
可陈洛的关注点并不在此。
这次所封的列侯与历史上汉代列侯存在细微差异,但影响不大。
顶尖层次的列侯仍是那批人,证明大汉政坛的格局仍会保持原本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