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徐鹤要去湖州,谢氏和顾姐姐免不了又是一阵叮嘱。
等到出行之日,徐鹤特意把声势搞大,又是拜访了陈华,又是在家中宴请了胡县丞、欧阳俊、储渊等人,直到全海陵都知道他要出门方才带着丁泽南下。
徐鹤自从有了举人身份,出门便也不需衙门开设的路引,一路上走走停停,打尖歇店,一边了解大魏朝真实的百姓生活,一边写上了日记。
日记里的内容也不拘内容,看到山川河流,便拿来与谢鲲给他的书对比。
古人画舆图是比较粗糙的,例如谢鲲给他的那本《皇魏列府山川图》,把扬州到谢德夫老家宜陵画得简直面目全非。
河流仅标其名,搞个大概位置便罢,实际上盐河直通扬州,在图上却出了江都便不见了。
而且河上的各处钞关、巡检水寨更是马虎得不行。
若真靠这份地图,打仗能掉沟里去。
所以徐鹤第一要务,就是将沿途的地图按照后世的比例尺画个大概,当然,他也没精力全都跑完,但遇到乡老攀谈一二,也比那种百年前的地图靠谱得多。
其次就是寻访民情。
地方上的习俗、趣事、产出只要是听说了的,便写在纸上。
聊天的对象有平民百姓,有官身背景的士绅。
这个时代没有高铁飞机,甚至没有汽车轮船,交通确实不方便,但也让徐鹤能静下心来,仔仔细细看看这个世界的山和水。
一路走来,他不仅开阔了眼界,心情也变得舒畅了很多。
到了太湖边,湖州的官船早就等着了他们了。
徐鹤也不着急,在太湖边的渔村住了两天,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把周围的乡中宿老请来了解了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才上了船朝南驶去。
来迎接徐鹤的是湖州府衙的三班捕头周举,这周举挺有意思,原本是湖州的一个秀才,父亲那一辈就是捕头,因为不想让子孙一直籍籍于小吏,花了钱让周举读书。
但周举却是个伤仲永的典型,小时候读书还挺聪明,可参加了几次乡试也没中举,加上老爹年纪也大了,家里如今早就坐吃山空,便无奈让儿子退而求其次,先保住捕头这个位置,其它……,下一代再说吧。
大魏朝是不禁吏员科考的,所以周家才能有进有退。
但这也造成了周举这个捕头,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