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年纪太轻,虽然他有当过一曲军候的经验,但要统率一部万人,却绝非易事,非沙场老将不可为之。杨将军刚才所说,任赵佗为校尉之事,恐怕还需商榷。」
帅帐中,蒙武澹澹说着。
随着几位校尉被陆续任命下来,当轮到最后一个校尉之职时,裨将军杨原推举了右庶长赵佗,然而还未待李信开口,副将蒙武就抢先出口,否决了这个提议。
….
听到这话,帅帐中一片安静,李信坐在主座上,眯着眼打量着蒙武。
他还真有让赵佗当校尉的想法,只是蒙武乃老将,和李信的父辈论交,蒙武如今既出口否决,李信也有些不好办了。
这位蒙氏老将毫不畏惧,以他平静的目光回应着李信的凝视。
按理来说,任命决定权在李信手上,但蒙武在杨原话音落下之际,不待李信开口便发表了意见,就是想将这个任赵佗为校尉的想法给堵回去。
以李信的性格,再加上赵佗爵位足够,将其任命为一部校尉的可能性很大。
这对素来稳重的蒙武来说,太冒险了。
特别是敌人还是那个庞大的楚国,让一个十几岁的孺子来掌握万人兵马,这是开玩笑吧。
见蒙武否决提议,裨将军杨原有些尴尬的看了赵佗一眼。
赵佗则回以感激一笑。
他估摸着杨原之所以推荐自己,一来是想交好自己和李信,二来则是因为杨熊,赵佗和杨氏关系还不错,勉强能算是自己人。但哪料到刚好遇到了蒙武。
对此,李信倒是并没有生气,毕竟蒙武否决的是杨原的提议,并非当场与自己顶撞,不算折损自己的威信。
他保持着主将的气度,澹澹道:「辛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辛梧眼皮一跳,不过
他也算是沙场老将,又出身名门,对李信并不惧怕,便道:「末将认为蒙将军之言甚为稳重。」
「蒙将军。」
李信的目光又移到蒙武身上。
蒙武平静道:「吴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且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如今伐楚乃是国之大事,战场之上更是涉及存亡的死生之地。一部万人何等重要,赵佗虽然有兵道资质,但终归年岁太小,营中尚还有右庶长爵位者数人,皆是沙场老将,我认为以他们为校尉,比赵佗更合适。」
听到这话,李信眉头皱了起来。
帐中诸人相互以眼神交流,李由更是面露喜色,一脸幸灾乐祸的盯着赵佗。
赵佗一脸懵。
这蒙武说的话,怎么这么熟悉?
话里话外都是在说自己不够稳重成熟,最好以老将来代替。
这不就是自己劝秦王政换将时候的说辞吗?
看蒙武反对的模样,赵佗估摸自己此番是当不成校尉了,心中难免有一丝失落。但紧接着,他就反应过来。
眼前的情况,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吗?
他赵佗之所以劝秦王政将蒙恬换成蒙武,就是希望让这位老将来辅左和约束李信啊!
有蒙武看着,让李信不要轻敌冒进,上了战场,哪怕还有昌平君在后面捣乱,也不至于败的那么惨。
想到此处,赵佗双眼发亮,有些激动起来。
就是这样!
蒙武将军,你干的好啊!
….
就是要这样制住李信的轻率,就是要反客为主,把李信给死死压住!
如此一来,不说此番伐楚大胜,起码活命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和这相比,校尉之职反倒显得微不足道了。
念及此处,赵佗立刻站出来,拱手说道:「末将认为蒙将军此言甚是。赵佗年少,沙场经验不足,还需学习诸公的用兵之法,校尉之职十分重要,赵佗定然无法胜任,还请将军择选贤将任之。」
随着这话出口,众人的目光都落到赵佗身上来。
李信僵硬的脸变得柔和起来。
众人皆知赵佗是自己的臂膀,虽是杨原提议,但将其任命为校尉也是自己的心意。如今却遇到蒙武阻挠,若是强行任命,未免让蒙武心中不爽。
李信虽然自傲,但也不想因为这种事和蒙武这样的父辈人物闹出矛盾,毕竟还没开战,主将副将就心生不合,这是必败之道。
而若是李信听了蒙武劝阻,放弃任命赵佗,又不由在诸将面前失了威信,让人感觉他堂堂二十万大军的主将居然被蒙武拿捏了,这是自傲的李信无法容忍的。
就在这两难之间,赵佗却主动推辞,如此一来,便给了李信一个台阶下。既不会与蒙武产生冲突,又不至于让人觉得他怕了蒙武。
赵佗真是个贴心的人啊,一直这么懂事,从未让自己为难过。
李信看着赵佗的目光满是温柔,他心中甚至还产生了些许愧疚之感。
日后一定要好好补偿这小子。
旁边的蒙武也一脸诧异的看着赵佗,他常年驻军在外,并未听闻过赵佗之名。回到咸阳之后,也只知道这是个善于立功,且受大王宠信的少年人。
今日一见,方知这赵佗果真是个人物。换成其他人被自己当众否决,恐怕早就气的满脸愤怒了,哪像这赵佗一样,竟然能站出来平静的承认自己年少经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