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匠人向来认为,景泰蓝器物的纹饰,全在于丝工掰活儿水平的高低。
在掰纹样时,要用到很多技巧,比如死克儿、弯、曲、外折等,所掰的丝的图案要求必须一致。
所以丝工的手、脑与掰丝镊子的配合要非常紧密严紧,才能掰出理想的纹饰来。
可在专家组复刻景泰蓝器物的时候,却偏偏是被釉料难住了。
专家组消耗了很多景泰蓝器具,剥离了它们釉料的料层,分析了各种元素的含量。
可在复刻的时候,他们尝试用类似的原料烧制,却始终达不到原品所拥有的效果。
经过了多次的尝试后,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
没有釉料的配方,他们就像是在靠一己之力,破解前人数百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智慧。
如果用穷举法,说不定有些许的可能,复原出釉料的配方。
但那需要很多的资金和时间。
钱是小事,主要是没有人来做这件事。
要忍受年复一年枯燥乏味的烧制,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成功的方向,待遇还不见得有多高。
国内相关专业的学生本来就不多,愿意干这活儿的就更少了。
而且,他们也不确定,到底釉料方面的分析到没到位,如果多分析几件成品,会不会有关键的发现。
为了不再破坏仅存的那些器物,他们也只能将复刻的想法收进了心底。
正是这次的经历,让他们对复刻景泰蓝器物这件事,有了心理阴影。
所以在得知李逸要复刻万寿无疆碗的时候,他们坚决反对。
因为他们认为李逸会重蹈他们的覆辙,会用剥取釉料,对比分析的方法,来重新复刻釉料的配比。
可他们却没想到,李逸压根就没打算对万寿无疆碗下手,人家手里就有现成的釉料配方!
看着李逸手边像是彩虹一般的各色粉料,耿万华和蔡毅眼热无比。
这就是他们试了几十次都没有试出来的景泰蓝釉料吗?
这都是些什么料?
是原矿料还是后烧料?
他们憋着一肚子的问题,想要询问李逸,最终却都没问出口。
他们知道,就算问了,李逸也不会说。
这可是景泰蓝制作工艺里最核心的机密啊!
摄像机死角处,关越看着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抓耳挠腮,连连踱步的耿万华和蔡毅,嘴角的笑意明显。
耿万华和蔡毅越急,他越开心。
因为这说明李逸复刻景泰蓝工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李逸拿出了几个深口盘来,用清水将桌上的十几种釉料都调成了釉彩。
跟着,他又将这些釉彩各自搭配,调出了各色的过渡色节来。
看着李逸认真调色的动作,赵金麦忍不住低声冲刘艺菲嘀咕:“逸哥现在看上去好像画家啊!”
3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看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