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两百二十七章 耶律洪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二十七章 耶律洪基(3 / 3)

刚刚匆匆赶来的上京留守耶律迪烈。

这是耶律洪基最忠诚也最信得过的大臣,历任起居郎、北面林牙、南京留守、南院大王。

如今已经是大辽北院大王兼上京留守,今年更进拜为塌母城节度使。

这是一个在辽国政治地位非常特殊的官职,从来只授给和皇帝最亲近的大臣。

“撒懒!”耶律洪基对耶律迪烈招手,问道:“何事如此匆忙?”

后者恭敬的来到他面前,再拜俯首:“陛下,刚刚接到遣南朝祭奠使耶律琚、王师儒的上书……“

他高举着一封奏疏,呈递到耶律洪基面前:“南朝提出了一个极有新意的盟约……”

“嗯?”耶律洪基顿时面色不喜,问道:“可是耶律琚又不听号令,在南朝生事了?”

他已经五十四岁了。

唯一的儿子死了,原配皇后也死了。

只活下来一个孙子!

就是现在正被萧坦思带在身边的梁王。

所以,耶律洪基开始对一切可能导致战争的事情,变得格外敏感。

这些年来,每次遣使南下,他都会再三叮嘱:不可生事,当以礼相待!

每有南朝使者至,他也总会刻意的表露出自己擅长文章诗赋崇佛的特性。

不再和年轻时一样,总喜欢在契丹传统的营帐中,在宫帐军护卫下接见南朝使者,而是在临潢府或者南京的宫殿里接见南使。

他很清楚的!

现在的大辽,看似强大,实则内部隐忧无数,根本经不得战争的考验。

所以,稳定压倒一切!

耶律迪烈作为他最亲信的大臣,当然知道自己君王的想法,他连忙拜道:“陛下,此番盟约,乃是南朝新君主动提起的……”

“南朝新君?”耶律洪基不解的问道:“不是听说才十岁,与梁王年齿相当吗?”

“一个黄口小儿,也能给军国大事做主了?”

这简直是笑话!

“臣初闻也不解,直到问了许多近期曾去南朝互市的官员、商贾……才知道了一些事情……”

于是,耶律迪烈将他所知道的传说、故事,一一上奏。

耶律洪基听着,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这些故事、传说若是真的……

那么,南朝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一个十岁就可以独自接见大臣,并行仁孝之行,躬父之道的皇帝!?

史书上有这样的先例吗?

“会不会是南朝人自吹自擂?”耶律洪基问道。

耶律迪烈再拜:“陛下看完耶律琚等人的上书便知……”

耶律洪基点点头,然后接过奏疏,拿在手上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眉毛渐渐皱起来。

思虑片刻后,耶律洪基道:“召集所有在上京的南面官和北面官……”

“南面官朝臣以上,北面官诸林牙、详稳……皆至元和殿议事!”

“事关重大,当集思广益!”

耶律迪烈拜道:“诺!”

他明白,其实自己的君主已经动心了。

召集群臣,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注:耶律洪基本名耶律弘基,但他主动避宋宣祖赵弘殷的讳,改名洪基,但耶律阿保机将自己的汉姓改为刘,所以,耶律洪基会用刘弘基的汉名祈福。

注2:耶律迪烈,又做耶律敌烈,查辽史五京留守年表可知大安元年,他是上京留守。

注3:辽国中期,五京之间的道路已经很平坦、宽敞了。

很多宋使的个人记录,都有提及,前往临潢府的道路很宽敞、平坦。

但很难搞清楚,在当时交通环境下,宋辽交往书信往来具体要几日?

但从富弼的例子猜测,可能在十日上下。

注4:上一章,章说里解释的国书细节有误,我脑子糊涂了,国书防伪不是用金丝绣字,而是用金丝绣纹路。

一般国书都是绢布材质,其上纹路各有不同,宋辽应该是金丝龙纹为主(根据存世的宋辽圣旨推测),西夏的话没有实物,只能猜测应该是日月纹,以黑白为章,但保不齐也是龙纹。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