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陶谦与他的交情不错,袁家和陶家也一直有利益上的往来,袁术虽然脸皮很厚,但也不好意思直接出兵去徐州夺取陶谦的基业。
但是袁术也不是坐等之人,他派人前往徐州去见陶谦,向陶谦阐述了自己麾下有精兵良将,听闻徐州现在的叛乱非常多,他袁术可以无条件的出兵去徐州,帮助陶谦平定各种大小黄巾,哪怕是臧霸之乱,他袁术也是手到擒来。
这就是吹牛逼不打草稿的典型例子。
怎奈陶谦也不是个傻子
面对袁术的毛遂自荐,陶谦也是虚与委蛇,他回信中,向袁术表示了很多的感激之意,但是就没有一句是准许袁术入徐州的,反正是要多虚有多虚,实在的话,一句没有。
毕竟也是六十岁的人了,怎么可能轻易就让袁术给糊弄了呢?
面对陶谦这个老顽固,袁术很是气愤,这老家伙是滚刀肉啊。
但是现在他不求自己,袁术若是擅自入了徐州,还真就没什么好理由。
袁术很无奈,于是开始找手下的一众人商议。
还别说,袁术现在混的虽然狼狈,但是身边还真有一些人紧密相随,不离不弃,足见这位四世三公之门的纨绔二代子弟,也是有一定的号召力和人格魅力的。
爱飙车也不代表他这个人就一无是处不是?
袁术将陶谦的态度向着手下诸人说了一遍,最后无奈的长叹口气道:“陶老儿不让我入徐州,只是拿些好听的话来应付我,我若是直接起兵去了徐州,恐各郡国禁守,不宜取也,你们还需替我仔细筹谋筹谋。”
袁术这话说完,就见他手下这些战将和谋士们都开始认真的筹谋起来。
但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都没有说到正题上。
毕竟这也不是好办的事儿,人家陶谦不松口,你们在这儿怎么研究,人家也不会放行。
所以这事实际上是一件比较难处理的事情。
最终还得是袁术手下的首席谋士阎相为袁术出了一个好主意,或者说是一条毒计。
“袁公可知,那曹孟德的家眷如今何在?”
袁术闻言一愣道:“他的家眷难道不是跟在他身边吗?”
阎相摇了摇头,道:“据我手下的探报,曹操的妻子、儿女等人虽然皆在谯县,后往豫州,但他的老父曹嵩,则是在琅琊国避难。”
袁术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曹嵩老匹夫居然在琅琊国?他没有在谯县老家吗?”
阎相摇了摇头,道:“具体曹嵩为何在琅琊国,属下亦是不知晓,只是依照属下猜测,当初曹操反董之时,想来曹嵩也未必是赞同曹操直接起兵支持袁绍与朝廷作对的。”
“想来是曹嵩恐为朝廷所迫害,故而迁移资产和人口,躲往琅琊,远离朝廷中枢,这也倒是在情理之中啊。”
“只是如今时过境迁了,曹操在淮南已经站住了脚,还夺取了江东之地,隐隐有割据东南之势。”
“现在曹操的势力基本平稳,曹嵩想来也会转移前往江东投奔曹操。”
袁术恨恨的道:“曹老匹夫当年在雒阳,我就看他不顺眼,他儿子夺了我的基业,他却反倒要去江东享福!真真可恨!”
阎相说道:“主公可细思,曹嵩虽然可恨,但是他想去往江东享福,却也未必是那么容易的事。”
一句话,说到了关键之处。
“听阎君之意,是要对曹嵩这老贼下手啊?”
阎相认真的道:“既然主公有入徐州之意,何不假借陶谦之名,趁着曹嵩南下前往江东之时……”
说到这儿,阎相伸出手掌,轻轻做了一个砍杀的手势。
袁术听到这儿,精神不由一振。
“此事可行?”
阎相认真的点了点头:“只要我们做的隐秘,故意留下证据,指向陶谦,曹操纵然怀疑我们,但他没有证据,又能拿我们如何呢?”
“所有的证据若是都能够指向陶谦,曹操不向陶谦复仇,反而问罪,那在天下人面前,他又如何自处呢?”
“曹氏虽然是宦官之后,但也要讲究个孝义廉耻吧?”
“不报父仇者,焉能容于天下?”
袁术闻言,不由哈哈大笑:“此计大妙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