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朕不要脸,朕只要办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朕不要脸,朕只要办事(2 / 4)

“臣知晓。”蹇义点头应声“大豆可养地。”

“朕准备大规模的推广此物。”李云泽将手中的布袋塞进了蹇义的手中“交由卿去办理。”

“陛下。”蹇义先是把布袋小心着放下,之后才向着李云泽行礼“此物虽好,可产量却不高。而且大规模推广,需要大片的土地。推广此物,必然会导致挤占粮田,到时候会导致粮食减产。”

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里,或者说是吃饭看天的时代里。粮食就是最为重要的物资,再没什么能够比粮食更加重要的东西。

作为五谷之一的大豆,之所以优点多多可种植的却不多,原因就在于产量不行。

同样的种植面积,别的五谷比大豆多的多,那当然是种别的作物。

李云泽的做派,更像是拍脑袋搞推广。蹇义很怕这种事情会导致粮食减产,那可是要命的事儿。

“蹇卿误会了。”

李云泽很快就明白过来“朕不是说要在关内推广,强占农田。樊忠已经清理了奴儿干都司,你去那儿推广大豆。”

辽地极为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

妥妥的捏把土都能冒油,而且面积广袤,非常适合大规模种植大豆。

至于榨油设备,那都不叫个事儿,直接花钱买就是了。

蹇义并没有因为皇帝让自己跑去种田而生气不满,却是在仔细思索分析。

“辽地广袤,土地肥沃。用来种大豆倒是可以。只不过那边缺人,没有足够的人手如何能开垦的了?”

早在秦汉时期,辽地就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开发。

到了唐宋时代,更是进一步的被开垦出来。

只是连年的战乱,诸多部落兴起又衰落,外加冬日里天气寒冷,使得那边的人口一直推不上去。

明末的时候倒是还好说,关内到处都是失土的流民,可以大力迁徙流民出关。

可现在的话,经历了蒙元的残酷统治,以及元末的大规模乱战,关内正处于平稳发展人口恢复的时期,基本上也已经重新分配了田地。

想要大规模迁徙去苦寒的辽地,难度实在是太大。

“这次不分地。”李云泽早有打算“当地部落众多,虽然清理了许多,可肯定还有残余。你花银子雇人去抓,投入皇庄之中干活。再行文朝鲜,让他们出人过来干活。然后倭国那边,加大抓捕与购买的力度,多弄些人去辽地开荒种大豆。”

蹇义行礼“陛下,若是不分地的话,恐怕这些人的做事效率不高。”

“那就假装要给他们分地。干满三年五年之后,全都送上船运到海岛上去自生自灭。”

这话说的蹇义心头一惊,这可真是太没品了。

“这事,就交给你了。三年之内,我要见着辽地的大豆足够供应消耗。”

蹇义无奈,只能是行礼应承下来。

李云泽没有忙着一上位就去打仗,而是先行默默梳理内部。

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推行三舍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JJ X
.
J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