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付农业国家,必须要将各处的城池全都攻占下来。
高句丽国土数千里,唐军哪怕是一路横扫也需要时间。
所以冬季出兵获取前线据点,来年再一举灭国的战略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随着冬季的到来,唐军需要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自然就是天时,寒冷的天气将会对唐军构成巨大的威胁。
还有一个就是高句丽人的反击,比唐军更加适应寒冷天气的高句丽,有能力发起大规模的反击。
高句丽内线传来的消息,是权臣泉盖苏文与国王高建武已然停下了争斗达成和解,正在筹集兵马粮草准备反击。
而比高句丽军队来的更快的,是肆虐的寒风与鹅毛大雪。
李二的动作很快,渡过辽水后很快就进抵了辽东城下。
即将发起攻城的时候却是天降大雪,不得不暂停行动。
数以万计的帐篷将辽东城围拢的水泄不通,每个大型帐篷内都有一个带着密封烟囱的炉子,燃烧着蜂窝煤为帐篷内提供热量。
华夏这儿很早之前就知道煤炭的好处,也是长期使用。
只不过因为不知道直接使用煤炭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取暖的时候通常是用木炭,而煤炭主要用于炼铁等方面。
然而煤炭之中的磷等杂质,又影响到了铁的质量,真可谓是成也煤炭,败也煤炭。
带烟囱的煤炉与蜂窝煤的出现,解决了煤炭取暖的问题。
当烟尘通过烟囱穿过帐篷上预留的口子排向天空的时候,帐篷内的唐军将士们,终于可以围着火炉美美的睡觉。
这种认知与技术,对于现代人来说压根算不得什么。
可对于因此被困扰千年的古人来说,那就是开天辟地一般的技术升级。
其带来的影响力,是言语所难以形容的。
最起码,现在的唐军可以在寒冬腊月里,在野外安营扎寨。
除了煤炭之外,唐军取暖的标准装备还有羊毛呢绒做的毛毯,铺在橡胶放水垫上能够有效隔绝寒意。
再穿上棉质内衣与羊毛衫毛裤,外面披上棉大衣,围着火炉有说有笑。
睡觉的时候盖上棉被,哪怕夜间气温下降到零下多少多少度,也是依然能够扛过去。
李二的帐篷是全军之中最大的,支撑搭建起来后,其面积广阔宛如一座小型宫殿。
军中诸将聚集在此,正在商议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