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那些想要博取军功,从而卖命跟着大军走的土团乡夫,更是数量多到没法统计。
匈奴人一项号称控弦四十万,引以为傲。
而这次汉军单单是正兵就高达近四十万,辅助力量更是多到无法统计。
这就是国家的实力!
面对着汉军的倾巢而来,伊稚斜非常明智的选择战略退却,全面让出了漠南之地,各部落都是退过了瀚海,在漠北集结。
这不是怯战不敢打,也不是没听刘陵的‘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
唯一的缘由,就是尽可能的为自己这边增加获胜的几率。
刘陵说的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的确是很好,可问题在于打哪一路?
哪一路都不好打!
哪怕是那些分散出击的长城军团,动辄也是万人正兵起步,且有着海量的箱车可以结阵护卫。
只要拖延些许时日,立马就有附近的援军赶到。
等到被汉军的援军给包围起来,那就不用打了,谁也跑不了。
伊稚斜其实在得知大汉天子亲自出了雁门关的消息后,是想过直捣黄龙,一路急袭去围杀李云泽的。
可刘陵说了一句话‘那就是个诱饵!’
他若是真的集中力量去打大汉天子,那必然是会被卫青所部立马回头断掉退路,然后霍去病的骑兵集团也会六天一千里的赶来增援。
到时候绝对是死的很惨。
因为大汉天子虽然出了雁门关,可就是背靠雁门关安营扎寨,随时都能退入关内去。
伊稚斜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最终的决定,只有在漠北与汉军决战。
原因很简单,在漠北决战的话,汉军的补给线会被拉长到数千里的距离,而且中间还要越过瀚海。
行军数千里的汉军,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身体状况,必然会大幅度下降,可以说是将汉军的实力拉到了最低点。
至于说为什么不继续后退,甚至退到北海那边去
匈奴人也是人,他们也是要活命的!
他们活命的本钱,那就是数不清的牛羊,可牛羊需要吃草才能活下去。
退到北海的话,那边的草场根本养不起这么多的牛羊,必然是大面积的死亡。
等到了冬季白雪覆盖之下,匈奴人都不需要汉军来打,自己就灭亡了。
所以对匈奴人来说,在漠北决战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打赢了自然什么都不必多说,以后长城以北还是他们匈奴人说了算,汉家至少数十年都组织不起来这等规模的倾国之战。
若是打输了.
伊稚斜不敢去想,因为一旦去想打输了会如何,他就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愁的头发都掉了。
可战场的主动权在汉家这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匈奴人别无选择,只能是拼死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