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二百九十一章 也许只是用错了地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一章 也许只是用错了地方(3 / 4)

宋濂这一句话,就是对苏璟的一种极大的认可。

“不错的赌注,挺好的,苏璟,你呢。”

朱元璋点点头,直接答应了宋濂的提议。

本身他就想要苏璟入朝为官,虽然翰林院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至少能把苏璟留下来。

苏璟看着两人,一时间觉得自己好像是上套了。

不过朱元璋身为大明天子,在考举人实务题的时候,应该是不会故意放水的。

毕竟是天子,不可能为了赢做出这般下作之事吧?

“苏璟,还没想好吗?”

朱元璋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脑子转悠了一下,说道:“那我就要个宋承旨的文集吧,至今为止,宋承旨写过的诗词文章,我要一个文集。”

宋濂的文章诗词合集,那绝对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了。

毕竟钱财对苏璟没有什么吸引力,权力苏璟又不想要。

宋濂的文集,那就很合适了。

尤其是他本人整理的,一旦被这世间读书人得知,必定会广为追捧。

这样的东西,苏璟还是很乐意收藏的。

“好,那就宋濂的文集了。”

朱元璋直接帮宋濂答应了下来。

事实上,不管苏璟说什么,朱元璋都会一口答应的,毕竟苏璟输了那就要入朝为官了。

这可是朱元璋日思夜想的事情。

宋濂听到苏璟要自己的文集,一开始有点意外,但随即就有些飘然了。

自己的诗词文章水平,还是有的啊。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最喜欢自己的文章诗词被他人认可。

“嗯,那这事就等乡试之后再执行,现在我们继续说科举的事情。”

苏璟将话题调转了回来,继续道:“暂且不论这些中举的读书人有没有处理实务的能力,就说他们之中,不乏一些连续考了很多年的士子,中举的时候已经是不惑之年,甚至是半百之龄,这样的年纪,即便是为官,怕是也心力不足,难担大任了。”

“毕竟,只有一个好的身体,充足的精力,才能时刻保证清醒的头脑,才能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年老体衰之人,便越是容易出问题。”

不说能力说年纪,苏璟这个角度找的还是很新奇的。

只不过,他刚才说完,宋濂便反驳道:“仁远伯此言差矣,年岁越大,积累越深,自然能力也就越强,大明朝堂之上的百官,也不乏年岁大的,遍观历史之上,老而弥坚的臣子多不胜数,怎么能用年龄来判断工作能力呢?”

对于古代封建王朝的这种体制,官员不犯事的话,基本上是当到死。

所以,老臣很多,只要不出意外,基本也都会成为老臣。

宋濂的这话,同样是没啥毛病。

朱元璋亦是说道:“苏璟,你这话就太偏颇了,年龄和能力之间,怎么能如此联系呢?”

毕竟是儒家主导的社会,长者为尊的思想一直都是传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