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安府,这属于上好的茶叶了,不过,这乡下的银丝茶能是什么好茶?
她拿着碗盖拨了拔茶叶,没喝,放下了。
“原来是银尖茶。”她微微一笑,“据我所知,上好的银叶儿茶是要上供的,民间不得留有优等品,对吧,李太太?”
言外之意,李家的好茶叶,要么是向人讨要的,比如向县令家讨要的,要么是吃的是银叶茶的残次品。
上好的上交了,剩下的次品,就卖于乡下人咯。
这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是,她不喝次品茶。
李玉竹挑眉,这个娄大娘子进了屋不说正事,却说起茶来,话里话外透着对李家的鄙视,搞事来的吧?
庐陵王妃听多了这种棉里藏针的话,她微微笑了笑,“娄家大嫂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她望向身边的二妞,“二妞你说说?”
二妞点头,望向娄大娘子,“娄大奶奶,我们太太说得没错,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被人说教了,娄大娘子不高兴起来。
她沉着脸色,“如何个不知其二?”
二妞说道,“刚炒出的银叶茶,味道最好,放得越久味道越淡。我们现在吃的茶,是我们乡里的炒茶师今年炒好的茶,虽然比不上上供的品种,但却是新茶。而上供到京城或府城的茶,则是炒好后要经过层层的挑选才能送上去,今年的新茶还在挑选中,娄大奶奶不可能吃得到新茶,吃的茶,一般是去年挑好的,您要吃到官家发下的新茶,得等到明年春天后,或者,到乡下人家中购买。”
娄大娘子,“……”还有这种事?她不相信,“敢将往年的茶叶上交,没谁有那个胆子吧。”
庐陵王妃望向二妞,眨了眨眼。
二妞说道,“娄大奶奶若是不相信,可以问问娄大公子,或是问问其他官府当差的人,虽然大家没有明说,但谁都知道这个事实。”
娄大娘子自持见多识广,没想到,今天竟栽在一个小村姑的手里了。
她自己吃的茶是隔年茶,却在嘲笑李家的新茶。
有些茶喝陈茶,而这银叶茶,讲究是越新口感越好。
哪怕是优等绿茶,放上一年后都不如二等新绿茶。
当众被打脸,娄大娘子窘得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庐陵王妃见她难堪,想暴走的意思,便转了话题说道,“娄家大嫂,你找我可是有要事?”
娄大娘子稳了稳心神,说道,“正是,我想问问,李太太给二姑娘的陪嫁是多少。”
她家送来了四五千两的聘礼,你一点陪嫁都没有,那可说不过去。
庐陵王妃说道,“当然有,各色绸缎二十匹,各色细布十匹,银子一千二百两,价值百两的首饰四套,四季衣裳十六套,马车一辆,骡子两匹。陪嫁车夫一人,管事娘子一人,小厮两人,侍女两人。”
这些绸缎布料,有些是县令夫人一连几次送的礼物,有些是柴娥英给二郡主买的陪嫁品,有些是庐陵王妃省的钱买的。
至于那一千二百两银子,有一部分是二郡主自己赚的钱,其他的则是家里人凑起来给的。
在给二郡主凑嫁妆的一事上,全家一致的默契。
连一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郡主,也大方地拿了一百两出来,还号召大家全都出一点钱,将数字凑得大些。
她的说法是,嫁妆少了会让娄家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