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天地任我行之二> 第231章:昆仑之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1章:昆仑之墟(3 / 4)

“昆仑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和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断。至宋、元时期,盛极一时的“玄门道教”之“全真派”是开山祖师王重阳,伙同他的七个弟子把这里选为创教立派的“洞天福地”,作为“道教祖庭”,并留下了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遗迹”。

到了明朝末年,“昆仑山”更是“玄门道教”之“混元派道场”所在地。但后来因种种原因逐渐与外界隔离。

但在民间,对“昆仑之墟”也有其他说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一部书有着重要地位——《山海经》,其作为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在《山海经》中,传说中的“西王母”与“昆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为“西王母”就住在“昆仑虚”。据说“昆仑墟”是一座十分神秘的山峰,即“冈仁波齐峰”,被誉为“华夏龙脉的源头”,是各种神话传说的起源地,并在民间传说中,天界就屹立在山峰上,有通往异界的传送通道。

千百年来,在“昆仑墟”的身上始终笼罩着层层迷雾,而历史上就曾有无数帝王尝试去寻找它的存在,但大多都无功而返,因为“冈仁波齐峰”上不仅有来自史前文明的“巨大金字塔”,而且能百倍加快时间流速。

由于“神”是“人”所创造的“精神寄托”或曰“图腾崇拜”。因此,“信仰”也是会跟随人的脚步而进行传播。

当时,关于“西王母”的信仰记载,已经在先秦的诸多文献中能轻易找到。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穆天子传”传开,“西王母”的“昆仑墟”就开始继续西迁,到了“西域xīn • jiāng”甚至中亚的“吉尔吉斯大草原”。

后来,随着汉武帝派遣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人们对西部疆域的认知也扩大了很多。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更是将遥远西方的文化和特产带到了中原大地。于是,西汉民间也开始了“西王母”信仰。

这种信仰被称为“传西王母筹”。尽管这种活动在西汉时期是被明令禁止的,因为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但到了“王莽篡汉”时期,作为“新朝”的君主王莽才把这种活动演绎成了他获得篡汉合法性的手段。

与此同时,王莽大肆伪造“瑞应谶书”,出现了很多“西王母”画像石板,使“传西王母筹”得到官方认可。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大宛列传》说:“条枝(安条克城)在安息(伊朗)西数千里,临西海……安息长老传闻条枝(塞琉古王国都城)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塞琉古王国在后世小亚细亚。

通常关于“条枝”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条枝”是曾经的地中海东岸“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由其部将塞琉古建立的“塞琉西王国”首都安条克,或其外港“塞琉西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条枝”是波斯湾沿岸。

其实,张骞他们这些汉朝使者并没有到达“条枝”,因为当时罗马帝国正在与波斯的“安息帝国”交战,而波斯人不愿意看到汉朝人直接与罗马人进行丝绸与黄金贸易,而只是听西来的人口中所说,故不足为信。

不过,人们大多认为“昆仑之墟”不可能会跑到国外去,尤其是跑到西方的地中海沿岸。于是,人们普遍认为“昆仑之墟”就在“西域xīn • jiāng”,比如“天山之巅”,因为这里有个“天山天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