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熬走了约翰·曼宁,哈佛却又迎来伯克·福斯曼时代,陷入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可以说,那段时间,整个哈佛都是黑暗的,是了无生趣的。人们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走又走不脱,逃又逃不掉,人人都知道继续下去哈佛这条船就会沉没,船上的人都将葬身鱼腹,却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毫不夸张的说,曼哈顿酒店会议是众望所归。
所有人都期望有人站出来结束这种纷乱,让哈佛从毁灭之路上调头。布鲁克林也好,安东尼也罢,谁都行。
‘哈佛一统’是众望所归,布鲁克林不是。实际上布鲁克林除了满足众人‘停下来’这一要求外,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并不深。
布鲁克林站出来,如愿结束了哈佛的内乱,但内乱造成的伤势并没有愈合,哈佛需要时间。
布鲁克林这两个项目就像两剂良方。成员们开始认识他们选出来的议长,开始尝试着相信年轻的议长。
两个项目重新调动成员们的热情,哈佛从暮气沉沉重新走向青春换发。
这是一个起点,却不是终点。尽管部分人选择观望,谨慎地观察着下水的人的反应,揣度水下的情况,为哈佛热烈的气氛增添了几分诡异,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至少哈佛的反应说明她还有救。布鲁克林就对这样的反应很满意。这已经达到他的预期了。
哈佛逐渐走上正轨,开始焕发青春,布鲁克林与安妮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也引起不错的反响,他的形象在近期的努力工作下开始有所改观。
军方也带来喜讯,最后一批对手即将撤离。纽约事件即将结束!纽约将彻底成为布鲁克林他们的乐园!
这是一则令人激动的消息。饶是布鲁克林,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地挥舞起了拳头。
纽约事件一日不结束,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不能说是彻底属于他的。
只有纽约事件尘埃落定,他才能真正的安心。.y。布鲁克林难得地没有开庭,而是跟安妮在一起。
最近一段时间哈佛、纽约捷报频传,布鲁克林就将更多的重心转移到洗白上,每天都是见不完的当事人跟听不完的举证质证。
好在他选择的桉件大多是适合简易程序的,饶是如此,整个9号法庭团队也已经忙成一锅粥。
今天他终于休息了!不过布鲁克林可不是来休息的。安妮手上的哈罗德桉自更换法官当天就已经进入陪审团合议阶段。
也就是说,陪审团是在11天前就开始合议的。11天!布鲁克林以为不用十分钟就结束,结果却大大超出人们所预料。
这可能不是破纪录的合议最长时长,但至少布鲁克林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长的合议时长了——一般情况下,他也不可能会允许这种时长的合议存在。
1天没统一结果,可能是陪审团还在整理桉件经过。3天没统一结果,可能是陪审团正在尝试‘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