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的文武切磋,一是活跃娱乐,增广宣传。毕竟若说南边使团进京朝拜,百姓们不会有多少在意,但若说随行的哪位公主有多美貌,哪位俊杰又有多传奇,甚至比我大唐的某某天才还要更胜一筹,则不免引起流传、讨论,甚至争吵。一旦争吵起来,大家自然也就顺便关注到年年都来的南方使团,潜移默化地种下了双方友好的认知。
二来是实打实地增进交流,地缘阻绝之下,双方在文武二道的互相了解上确实多少存在些迷雾,切磋之下,也可互相印证进益。
三来就是看客们最为关注,官面上却比较隐晦的一分高下之意。
裴液看的也是这个。
编者显然也懂,并不扫大家兴致,几段简略的废话之后,便详细记录了文武之比的过程与结果。
文会上【诗文】、【策论】二项俱被故相之女许绰夺魁,圣人亲自为其取字令姿,后面还附上了这位文魁的作品,裴液看了一眼就眼花缭乱,直接略过;武比上大唐更是再次毫不意外地包揽了前三甲,依次是清微道教掌门的关门弟子【火中问心】颜非卿、白鹿宫第二十七代【剑妖】杨真冰和右神武军司戈【睡龙】秦殇。
颜非卿……裴液轻轻摸了摸这个名字,微微出神追忆。
正如程风钦佩他一般,十三四岁时的裴液也有自己的崇拜之人。
记得那年第一次看鹤凫册,是和林伯伯一起,上面眼花缭乱的名字令他十分苦恼,便问林伯伯谁比较厉害。
当时林伯伯指着一個写在倒数的名字说:“清微掌教的关门弟子,刚刚十六岁,天纵奇才。别看他现在排八百八十九,两年之内,必进前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