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丁奇有自信,他脑子里有织布机的结构图,待荆了解透彻之后,就可以真正将它复制出来。这就是他身为一个穿越者的福利,他很庆幸自己出生在那个年代,并见识过织布机的样式。
那么,最简单的织布机是什么呢?
腰机!
这个在纺织技术相当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还有如彝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还在使用的较原始的织布机-腰机,也叫踞织机。
腰机的主要工具有:前后两根横木,相当于现代织机上的卷布轴和经轴。它们之间没有固定距离的支架,而是以人来代替支架,用腰带缚在织造者的腰上。另有一把木制砍刀、一个梭子、一根较粗的分经棍与一根较细的综杆。
织布时,织工席地而坐,依靠两脚的位置及腰脊来控制经线的张力。通过分经棍把经线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自然的梭口,再用竹制的综杆从上层经线上面用线垂直穿过上层经纱,把下层经纱一根根牵吊起来,这样用手将棍提起便可使上下层位置对调,形成新的梭口。
当梭子牵引着纬线穿过梭口后,还要用木制砍刀打纬。梭子可能是一根细木杆,也可能是骨针,上面绕有纬丝,也可以是那种船形的梭子。
腰机已经具备上下开启梭口、左右穿引纬线、前后打紧纬线三项主要运动,具备了最基本的纺织织造功能。腰机实现了经纬线纵横交织,织成了布帛,从而使人类告别了草衣木食的蒙昧时代,进入了服用纺织品的文明时代。
“有了,我告诉你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织布机!”
想到腰机,丁奇兴奋地跳起来。内心深处在不断地感谢CCTV纪录频道,是他们将少数民族的腰机展示给了丁奇。也是由于荆的提醒,才让丁奇从那繁复的织布机回到了最原始的织布方式上来。
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简单的才是最有效的!
在技术极端落后的原始时期,想让人类拥有织布的能力,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做。就像荆所说,丁奇画的织布机再先进,织出来的布再好,但它不能解决目前部落没有布的问题。那样一个先进却又复杂的机器,需要反复研究才可以,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
丁奇吩咐荆去寻找纺好的葛藤纤维线-葛线,自己则去准备其他东西。待准备好后,丁奇开始将葛线在两根木棍上进行缠绕,每根葛线长两米,按照织布的原理,将经线分成上下两层,中间就分经棍分开。
丁奇坐在凳子上,一根木棍用绳索系在腰上,另一根木棍则踩在他的脚上,留出足够的长度能让他将经线绷紧。
拉下来他将腰机的其他部件一一整好,包括那个提经线的综杆。
而一旁的荆则看得非常投入,反复思考丁奇这样做的意义,发觉头领这样一做,一个简单的织布机就出来了。只是在穿纬线的时候有些不方便,老是用一根木棍穿过来穿过去,有些费时费力。
不过,他通过丁奇的演示,总算搞明白了织布机的基本原理,想着如何能够借助这个腰机的原理,再结合丁奇画的图来研究如何才能制作出来那复杂的织布机。
再看丁奇,显然已经投入到这织布的劳动过程中,有些乐此不疲,不知不觉竟已经来到晚上,直至再也看不清手中的动作。
转身一看,周围围着一圈人,包括鹿、巧儿、羊角、荆等七八个人,旁边还点着三四根火把,自己眼前则点着八盏酥油灯,虽有些亮堂,可自己的眼睛有些受不了,视线开始模糊。
丁奇有些歉意地笑笑,伸了一个懒腰,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