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原始迷踪> 第394章 酒曲和蒸馏设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4章 酒曲和蒸馏设备(1 / 2)

其实在发现葛根之后,丁奇并没有准备利用葛根酿酒,他主要的想法还是利用葛根用石磨制成浆,再经过过滤、沉淀、脱水、干燥等工序制成最终的葛根粉。有了葛根粉再结合鹌鹑蛋或雉鸡蛋摊成一种蛋皮子来食用,并且保存其长。就像湖北恩施那里的人们利用土豆粉、红薯粉和鸡蛋一起制作成的鸡蛋皮子,晒干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吃的时候如下面条一样,可以配一些腊肉、猪油炒出来的菜当臊子面吃,味道非常棒。

另外,葛根粉也可以单独冲泡吃,就像藕粉一样,搭配一些采来的野果、蜂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果腹。

这就是丁奇最开始的想法,可是这个想法在丁奇得到稻谷和看到一种农村很常见的草-柳叶蓼之后,丁奇决定开始酿酒。

说实话,酿酒这个活儿不是专业人士还真不好做。光凭丁奇小时候看老师傅酿玉米酒这种连半吊子都达不到的水平,想去酿酒,不能说是痴人说梦,但也是难于上青天。

但路需要一步步走才能走出来,也只有试了、失败了才有可能成功。

因此,丁奇决定酿酒,并解决酿酒最关键的一环,制作酒曲。

不过对丁奇来讲,制作酒曲的过程也是试验的过程,他不知道自己是能否能够做出来,但总要试过。

他来到铜村的第二天,就将挖葛根的工作交给其他人,自己则将铜村的木匠、篾匠和陶匠等人叫过来,让他们去制作酒的蒸馏设备。条件简陋,就用简陋的方法来做。图形和尺寸等,丁奇已经在草纸上给大家画出来,由他们几个商量着来做。

陶匠去制作一个大陶锅,并想办法制作陶器版的冷凝管;木匠来制作蒸笼或者说蒸桶和冷凝桶,篾匠编竹匾、锅盖、用竹子制蒸馏管道。刚才讲到冷凝管,陶匠还要研究,但丁奇有替代的东西,就是自己那根从越野皮卡上拆下来制成钢矛的那根管子。

只是为了一个更加伟大的事业,这根管子告别了战斗行业,准备为酿酒行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在丁奇那种能够轻松举起五六百斤石头的变态力量下,这根钢管老老实实地被绕着一根bā • jiǔ公分粗的竹子弯成一圈圈如弹簧样的冷凝管,底部留有二十公分作为冷凝管的出口。

这些工作需要不少时间,就由丁奇统筹规划先行开始,反正离真正酿酒的时间还远,慢慢来。比如那种冷凝管,说不定陶匠就能研究出来。

这些工作安排好,丁奇就带上两个手下,和自己一起研究制作酒曲。

柳叶蓼,也叫辣蓼草、水蓼,更有一个长长的名字:绵毛酸模叶蓼。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多数紫红色小斑点,是一种很常见的水生植物。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分布在大江南北各地。

丁奇先是带人从一处河沟边采集回来五十斤左右的柳叶蓼,然后又和篾匠一起砍伐回来十几棵竹子,竹叶子归丁奇,竹杆归篾匠。又在森林边缘采集回来一些以前种田时经常碰到的狗尾草嫩茎叶、牛筋草等野草。这些草在这个季节能找到也真是不容易,也只在一些向阳暖和的地方存在。

这些材料采集回来之后先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彻底晾干水分。接下来,丁奇安排手下把所有的野草如柳叶蓼、竹叶、牛筋草、狗尾草等用菜刀全

部切成碎末,然后再继续晾晒直至全部晒干。

这些草料晒干之后,再用石臼将他带过来的稻谷舂成大米,和草料混合在一起,然后将这些混合物用好不容易带过来的石磨进行研磨粉碎。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活儿,丁奇只需要指挥手下干就行,但他要全程把握,免得中间出问题。

粉末终于制好,丁奇和两个手下被荡了一身的细粉。丁奇却是全然不顾,赶紧把粉末放进一个大陶盆里面,并拿出一部分粉末放在一边备用。接下来,丁奇亲自操刀,自己洗干净手后开始往粉末里面加入37~40度左右的温水,边加水边搅拌,一直到粉末能捏成团,又不滴水的时候就可以了。水不能多,多了就成稀泥,丁奇放在一边备用的粉末就是为了防止出现水多的情况。

以上这些步骤简单,但需更多的耐心,接下来他把这些粉末捏成一个一个的小圆球,这样的圆球就是酒曲最初没有发酵的形态。

然后把这些酒曲球放进竹匾中,上面铺上一层干草,然后就一层酒曲球一层干草叠上去堆放。为防止出现意外,所有制出来的酒曲球被丁奇堆放在五个竹匾中,主要是他担心某一个出现问题,不会对其他酒曲球造成危害,使得他所做的工作功亏一篑。所有竹匾,都被堆放在一处阴凉通风的仓库中。

仓库中,竹匾放在木桌上,竹匾下面还摆放了一层干草,竹匾最上面也铺上一层干草,并盖上一块兽皮。因为天气凉,盖兽皮也是为了让酒曲球能够快速升温,达到发酵的目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