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第二日,凤阳文学报重点报道了这件事,李颜希连夜起草稿子,几乎还原了所有经过。
其中包括朱钧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他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解释。
他在文学报中说,“吴王的朱圣之学,已经大成,有了新的见地。”
这无疑就是在提高朱钧才华方面的能力。
报纸刊发后,凤阳大震,三日后,天下大震!
江南各地几乎都知道了朱钧和宋廉坐而论道的事情。
宋廉不仅输了,还输的很彻底。
而且,全天下都知道了吴王将作为会试的主考官。
有人觉得荒谬,可有的人,却觉得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宋廉等人看着报纸,差点没再次气昏过去。
“好一个吴王,好你个李颜希!”宋廉恨得牙痒痒,“他们怎么不说藐视科举之事,怎么不说藐视文人之事?
老夫一定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魏关皱眉道:“眼下,陛下,太子都不见咱们,民间都笑话咱们,咱们的力量还是太弱了,不足以和吴王对抗。
咱们得找一个地方,为自己发声!
李颜希掌握着报刊,就等于掌握了喉舌,有很多学子都订阅了,他的思想,他的观点,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
要不咱们也创办一个报刊?
以景廉兄的名声,必然可以让报刊名声大振。
咱们在借报刊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如何?”
宋廉眼前一亮,“这个办法不错。”
“时间紧迫,来得及吗?”詹同皱眉,“而且,报纸很便宜,但是咱们没有那种印刷技术,若是刊行天下,要多少银子?
吴王是不可能把报纸印刷技术交出来的。”
闻言,宋廉也是一阵气馁。
的确,报刊不是那么好办的。
没有印刷技术,就不能快速的印刷报纸,没有造纸技术,就不能降低纸张的成本。
这些吴王府虽然没有大肆渲染,但是这技术却是传开了。
包括应天商会那些商贾,有做这方面生意的,都是从吴王府入手的材料,成本的确很低。
而且,报刊成立至今,据说还挺赚银子的。
李颜希就用赚的银子搞文学交流会,资助贫困学子,修建学堂,让家庭贫困的学子可以免费读书,这才博得了好大的名声。
连带着吴王府的名声都跟着好了起来。
“算了,现在时间紧迫,若是创办报刊,怕是来不及了!”宋廉紧锁眉头,“实在不行,咱们给那些老朋友写信,让他们一起帮忙宣传这件事,眼下还有月余时间,应该来得及。
若是能够让天下文人集体抵制,他吴王,就当不成这个主考官!”
魏关等人对视一眼,“我看行!”
“就这么办吧,希望能够让陛下和太子回心转意!”
几个人也是被逼到没办法了,若是不能扭转口碑,那么他们几个人,必然会被一众文人嘲讽。
他宋廉,日后又有什么脸面继续在大本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