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五阶巫医们在地面上的工作暂且告一段落,并又将视线挪往了比天空更远的轨道之上......
~~~~~~~
在随后进行的三次升空中,巫医们顺利将预定中将要带离的建造原料、高等魔兽、中期内能源补充送上了天空,并让750公里轨道处原有的那艘飞船附近,又多出了两艘搬运高等魔兽的‘囚笼飞船’、以及9艘装有物资的‘临时飞船’;
其后,‘750飞船’按照计划被进行了一次大改造,新的飞船真实自重‘仅’五万吨,再加一头三万吨的高等魔兽、以及可从溢散大气中获得自用燃料与氧化剂的空间,其余还有超过十万吨级的物资储备能力,足以在现阶段承接下‘补给中转’的任务;
此外,飞船由升级后的算法智脑来进行辅助控制,其内将常驻有三阶、四阶巫医,将来还计划常驻低阶巫医与战士、以及‘非内面观察’类型的空间实验室;
但现在,其内便只有五名随行升空的三阶巫医、三名四阶巫医,他们将成为飞船的驾驶、维修单位,并承接‘近地-远地补给飞船’的试驾任务,当然是在五阶巫医们进行了充分的先期尝试后......
‘750飞船’之后,巫医们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计算,商定了‘深空实验室’的布设位置、补给间隔、并计算出了相对恰当的结构方案;
讨论中,其轨道高度被确定于‘五千公里’这个并不够‘深’的数值,但毕竟只是刚开始而已,所有事情都有个慢慢发展的过程不是?
而造型方面,不同于圆头长柱体的‘750飞船’,‘5000飞船’在设计中则呈现为了大致的球形......
看着计划书中密密麻麻的内容,巫医们一边畅想着将来他们、甚至是整个种群,都将能任意脱离母星束缚的那一天,一边开始了初期的‘远航试探’......
出于安全性等等方面的诸多考虑,先期进行了两、三次小规模的预定轨道往返行动,直到确认没问题后才开始大规模迁离物质。
于是,一直停靠于‘750号’侧旁的11艘飞船第次驶离......
它们在不算长的时间内抵达了预定位置,并开始了在轨道上直接进行的飞船融合;
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出现在眼前的、便是一个直径300余米的球形‘人造天体’.....
这将是俩艘纯粹的研究飞船,短期内只有五阶巫医常驻、并分别囚禁着两只五万吨级高等魔兽(数十米长),而随着己方技术实力的持续增强,终将有一座座实验室、生产室充斥于其中。
不过那是将来的事情,如今还是脚踏实地的做好现阶段的研究吧......
但在正式开始规则层面的研究之前,巫医们本着‘多了解一些近神’的想法,暂时性的将视线投注在了相关方面,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远超过去的认知......
~~~~~~~
近神与麾下文明的关系似乎是相辅相成的,北方三强、以及其余第二等势力背后的登神者们之所以会成为近神,除了它们各自可能的先天强大外,应该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共通之处;
对此,巫医们在近期内便得到了一种判断,认为它们麾下构成文明的种族,在数量与资质上实现了某种机制下的平衡......
从数量上而言,来茵种有口约400万、獠牙种有口近900万、勐犸种有口约150万,它们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属于智慧生物的文明,从而在某些方面对背后之近神形成了反哺。
而反观其余高等生物......如高等魔兽,其麾下种群的确资质强大无比,但数量方面却处于绝对的劣势;
像是急速鸟一族,总共便仅有万余的规模、其余多者也不过十数万,而少者数千、数百的也并不鲜见;
或是因为智慧不足、或者因为数量不够、亦或者是因为机遇的缺失,总之,这些高等魔兽的麾下没能形成文明、亦没能形成‘信仰’,从而使其‘王’无法获得反哺、并成为了近神们口中的‘蛮兽’。
但是,种群数量似乎也并非是越多越好,否则大陆上那些数量动辄上千万、乃至过亿的低等种族,其背后的近神应当更为强大、而非如今那般一个个或是重伤、或是潜踪不出。
而根据对内面的观察、结合此前对三强种族资质的分析,共和国对此中差别也有了初步的推论;
即,形成文明之种群的资质、以及由资质转化而来的信仰者实力,应当在‘反哺’近神方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而这种判断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大陆上那星罗棋布的祭坛,在内面中所反馈出的‘火苗’规模......
一座仅有数万口核心种族生活的三强城市,其内祭坛在内面之反馈规模,甚至要远超聚集了百万‘人’口的低等种族城市。
在早前的大陆上,号称‘双珠’的勐犸王城、獠牙王城是此间桂冠,但在十数年之前却又多出了一座来茵新王城,从而形成了‘三足鼎立’之感;
而此种情况则维持到了不久前,直到东方生变为止......